小传范文第1篇
媒体的传播总是针对特定的受众,明确的受众定位能够让媒体最大限度地实现传播效果、争取受众群体最大化。伴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在转型时期的调整,受众在语言、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差异性,也带来了受众对信息需求和媒体期望的多元化。
——一份对全国12个大城市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12个大城市的媒体中,受众不约而同地钟爱当地的晚报和电视台;在上海和广州两地,中央电视台的收视率屈居在当地电视台的第六和第七位。在读者喜欢的报纸中,前五名里只有《参考消息》一张是全国性的。
——行业性、专门化报刊有日趋强劲的市场表现。
——一批内容专门化的电台频率、电视台频道兴起。
——圈子化的BBS、博客、微博,影响力日益加深。
种种迹象表明,区域性、专业化媒体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传媒业正逐渐迎来一个“小传媒”、分众的时代。
分众化现象的原因分析:
1.消费分化。由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品市场极大丰富以及国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一度占据我国主导地位的大众消费呈现出分崩离析、逐步瓦解的态势,同时,消费者由于地理因素、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而区隔为不同的消费群体,形成消费分化。人文环境的变化是形成消费分化的基础,而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消费分化的直接原因。随着人们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特征,一个媒体要覆盖和穿透所有的人群越来越难,即使能够覆盖所有人群,要想捕获这些目标人群的心理也是难上加难。不同群体因为不同的社会分工和承受着不同的生活压力,导致带来了不同节奏的生活,同时不同群体因为文化观念、价值取向、消费偏好生活态度等方面的不同,也使得大众媒体越来越难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媒体习惯和需求。
2.“分众就是区分受众,分众传媒就是要面对一个特定的受众族群,而这个族群能够被清晰地描述和定义,这个族群恰好是某些商品或品牌的领先消费群或重度消费群”。不难看出,相对于大众媒体而言,分众媒体面对的是一个特定的有着清晰特征的族群,而这个族群恰恰是某些商品与品牌的主力或重度消费群。对消费者小众化的细分与精准的受众定位,保证了分众媒体与目标受众的高度吻合效果。分众媒体有着较强的主动收视性,可以有效解决大众媒体主动性收看严重不足的缺陷。
分众传播的优势:
1.从受众来谈。受众是传播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活跃的因素,是产生传播效果的关键,受众的概念既可以是宏观的集合体,又可以是微观的社会多样性的个人。二战 后,“魔弹论”的神话覆灭,传播学中关于受众的观点有了很大变化,业界不再专注于受众的整体性而开始研究受众的个体性,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职业、年龄、禀性、爱好等等逐渐成为制作或评判节目能否生存的重要参数,对受众细分的研究,逐步使大众传媒朝着分众传播的方向让信息分流。
2.再从传播学的反馈机制来谈谈其优势。分众传播理论中的受众群相对窄小,特点相似,其接受传播的内容又相对单一,因而其反馈给媒体和社会的信息也较为单纯,媒体收集到的反馈信息也易于归类处理,这就保证了反馈渠道的畅通;另外,分众传播的受众较为稳定,易与媒体形成一种熟悉友善的关系,提高反馈的参与性,使反馈信息的更为丰富实用,同时能够确保传播者根据“反馈”,正确地了解受众对节目的评价与要求,以此调整传播的方式与内容,发挥更好地传播效果。
以“窄播”和“分众化”为主要特征的“小传媒”时代的到来,是传媒发展到一定阶段造成“信息爆炸”之后,受众主体意识觉醒和选择的必然结果。以一定的“共同兴趣”为基础,众多的小传媒各自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受众。这些区域性和专门化新闻机构以群体的优势实现了对全国性、综合性大众传媒的超越,从而占据了传媒空间的主导地位。而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新媒体--网络所形成的冲击波,更进一步加快了传媒对象公化时代的到来。媒体大战迫使大批报纸、电台、电视台纷纷以改版、扩版的形式来满足受众的胃口,与此同时,一批专业性的报纸、专业化的频道也蜂拥而上。
那么,“小传媒”或者说分众媒体应如何在贴近性上做文章、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呢?
1.媒体的分众化是在受众细分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发展趋势。从根本上说,应当牢固树立受众意识、了解受众的需求,以此确定自己的创办宗旨,指导和服务不同的受众。分众化的媒体可以集中力量研究受众的个性和爱好,根据特定的受众收集、整理、改造、传播信息,并有足够的时间和版面安排某一方面的专题,因而能更加有力地开掘出蕴涵在生活中的丰富的新闻素材,多视角、多层次地加以报道,使新闻向纵深方向发展,在认识共性的基础上捕捉到个性色彩。
2.媒体的分众化追求的是受众的对象化、小众化甚至个人化,新闻媒体的贴近性追求的是一种“大众化”效果,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更多的受众所认可和接受,以争取受众市场的最大化。而表面上看上去是矛盾的,实质上是对立统一的。媒体宣传的贴近性是目的、是本质;而分众化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方式。随着媒体重视受众程度的不断提高,媒体宣传的贴近性要求会越来越高,而媒体的分众化则成为这一过程中必然的发展趋势。
3.专刊、专栏的增多为我国的新闻改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小传范文第2篇
妈妈读书的时候,数学成绩十分糟糕。就因为这,她才没有上成初中。这成了她永久的遗憾。
没书读了,妈妈就在家里帮外婆做农活。16岁的时候,妈妈想到城里去打工。就这样,妈妈离开了生她养她16的家乡,踏上了她的打工之路。
在打工的时候,妈妈认识了爸爸,然后他们就恋爱,结婚。没多久,就有了我,从那一刻起,妈妈就成了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彻底的告别了她的少女时代。
爸爸很聪明,又肯干,没多久就有了自己的事业。爸爸的辉煌预示着妈妈的不幸。就在我9岁那年,爸爸和另外一个女的有了孩子!这是妈妈最大的不幸!
爸爸和妈妈离婚了!
小传范文第3篇
洁痴
元代的倪瓒,书画很好,但是个洁癖很重的人,他专门养了两个童子给他扫书房,要求一刻也不能停。书房的门口有一棵梧桐树。倪瓒早晚让人用水洗,结果就把树给洗死了。
有一次,有个朋友来看他,天晚没回去,就住在他家。他怕人家把他的屋子弄脏,夜里起来好几次站在门外听,听见客人的咳嗽声,心里讨厌极了。次日早上,就叫仆人去寻找吐痰的痕迹,仆人找不到,怕他打骂,就找了一片烂树叶子来糊弄他。倪瓒捂着鼻子,闭着眼睛,命仆人把树叶扔到三里地以外去。
张士城的弟弟张士信向倪瓒求画不得,怀恨在心,有一天在湖上见到了倪瓒,倪瓒对他无礼,他命人抓捕倪瓒并要杀他,旁人求情,张士信命人打了倪瓒几十鞭子,倪瓒一声不吭。后来旁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和他一说话自己就变俗了。”张士信还不解气,命人把倪瓒关在牢房里。狱卒给他送饭时,他让狱卒把饭桌举得高高的。狱卒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不回答。旁人说:“他怕你的唾沫溅到饭里。”狱卒很生气,把倪瓒拴在了尿桶旁。
一次,倪瓒的老母生病请医生,名医葛仙翁要求用白马来接。倪瓒是孝子,只好同意。那天正下着雨,雨中的白马弄得一塌糊涂。到了倪家,葛仙翁要求上清秘阁看看。倪瓒只好同意。葛仙翁在清秘阁乱翻一气,到处吐痰。倪瓒终身不再进清秘阁。
八股痴
明朝的周用斋是个极为迂腐的人。小时候被同学骗到城墙上去玩,他在城墙上转来转去下不来。每次都要家人去找他。不过,周用斋的八股文学得很好。长大后,别人请他做家庭教师。梅雨季节,他见主人家晾晒东西,问为什么这样做,主人告诉他说是怕东西发霉。他就把自己的东西也都拿到院子里晾晒,结果被学生偷了,他收东西时发现少了几件,感到很奇怪,他的学生哄他说:“东西被太阳晒化了。”他深信不疑。
有一次,他乘船外出,正好对面也来了一条船,他感到自己的船走得特别快,心里很奇怪。仆人告诉他说,这是因为两条船各自向相反的方向的缘故。他笑着说:“造船的人太傻了,如果都造成两来船,那该有多快呀。”
蓟辽总督王抒死了,他前去吊唁,结果走错了门,进到了王学士家里。王学士听说有客人来了。穿着礼服来迎接,周用斋也不看来人是谁,就连连说:“令尊可怜,令尊可怜。”王学士说:“家父很好呀。”周用斋很惊奇地说:“你还不知道你父亲已经被朝廷杀了头吗?”王学士一听知道他走错门了,说:“你是去王世贞家吧?”周用斋知道走错门了,连忙脱下了吊丧用的素服向主人道歉。王学士让仆人把周的名片退还给他。他说:“不用退了,就烦你代为吊唁致意吧。”
周用斋考上进士在外面做县令时,升堂后端坐不语。师爷请他批示公文,想摸摸他的底儿。周用斋大怒骂道:“狗奴才,我刚想好的八股文题,被你搅乱了。”
诗痴
福建人周朴,很喜欢吟诗,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见到什么都要来两句。每次看到什么事物,都要站在那里冥思苦想,搜索枯肠,如果吟出了一句自己感到满意的诗句,就兴奋不已。
有一天,他到郊外去游玩,突然遇景生情,诗兴大发。苦于郊外人少没人欣赏。正好有一个樵夫背着柴从山上下来,于是他就拦住人家,说:“我想出好诗了:子孙何处为闲客,松柏被人伐做薪。”樵夫被他吓住了,扔下柴就跑。正好碰上巡逻的士兵,士兵怀疑樵夫是小偷,就把樵夫抓了起来。周朴就去衙门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士兵这才把樵夫给放了。
有个文人想戏弄周朴,有一天,这个文人骑着驴在大街上遇见了周朴,故意歪戴帽子遮住了脸,吟咏了周朴的一首诗:“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东。”周朴一听,便紧跟在那人的后面。那人急忙赶驴跑,周朴跟在后面追。追了好几里地,鞋都跑掉,才追上人家,说:“我的诗是河声流向西。不是流向东。”那个文人忍住笑,故作认真地点了点头。
呆痴
明朝的经学家陈师召,人称愧斋先生。说来奇怪,明人爱用斋作名号,应当是因为心学盛行的原因吧。陈师召和李东阳关系不错,李东阳有一匹白马,送给了陈师召,陈师召骑了两天退了回来。李东阳问他为什么,他说:“你这马不好,我以前骑我的老马,上朝回来能作6首诗,现在只能作2首诗就到家了。看来你的马不是好马。”李东阳笑着说:“好马的标准是跑得快。”陈师召想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又骑着这匹马回家了。
陈师召有一天收拾书房,发现了一张朋友邀请他吃饭的帖子,他只注意到日期,而忘了是老请帖了,就按照上面的日期去赴会了。他到了人家家里,连喝了几杯茶也不走,主人问他来干什么,他说:“应你的邀请来喝酒呀。”主人听了很惊讶,也不好意思问他,就摆上了酒宴。这才想起去年的今天请陈师召喝过酒。以后这家主人再请陈师召时,只是用嘴说说,再也不发帖子了。
陈师召有一次请客人来自己家,夫人知道他迂腐,便开玩笑逗他。他说上茶,夫人说没有,他说也罢。上水,夫人说也没有,他说也罢。他说上酒,夫人说没有,他说也罢。后来人称陈三罢。
京城有两个杨文卿,浙江的杨文卿是民政部的。有一天浙江的杨文卿请陈师召吃饭,他跑到山西的杨文卿家里去了。山西的杨文卿正在睡觉,听说陈师召来了,连忙起来迎接。坐了好一会儿,也不见酒菜上桌。陈师召便说:“不用太丰盛了,一碟子肉,一杯酒就够了。”杨文卿很奇怪,随口答应了。这时,浙江的杨文卿派人来请,说主人等了很久了。陈师召才明白走错门了。一笑而去。
说起来陈师召还是个棋谜。一次他请人家喝酒,提前两天发了帖子。到了吃饭那天,他又跑到人家家里去下棋去了。快到中午了,他也不提请人家吃饭的事。人家就留他吃饭。正在这时,他家的仆人来请这家的主人去吃饭。陈师召也没看是谁便生气地说:“你把他请走吃饭了,我怎么办?”
小传范文第4篇
冰冰有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两条浓浓的眉毛嵌在眼睛上面,显得格外神气。一张樱桃小嘴向上翘着,一副调皮的样子。
冰冰非常有趣,因为这,她还闹了不少笑话呢。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有一天早上,她在尿盆里小便,撒完尿,站起来时,因为裤子被勾住了,尿盆打翻了,地上一片狼籍。当阿姨问她怎么回事时,她还振振有词地说是玩具小狗撒的尿。你看,她立刻跑到房间里,拿来了两只玩具小狗,扔在了地上,让它们喝几口“黄水”。冰冰边扔边说:“看你们下次还敢不敢?以后要听话!”唉,真拿她没办法。
小传范文第5篇
Hello!大家好!恩小妹免贵随父姓王,字雪晴,号竹林隐士,芳龄不便透露,出生地点我当然不知道了,爱好,特点下面会一一介绍。
小妹我单名一个字雪,因为very very崇拜冰心——我的文学偶像,但决不是呕吐对象噢!所以我的字是“雪晴”。至于我的号嘛,那就得听我细细分解罗!
小妹我家在山东,从小随外婆居住。外婆家后有一茂密竹林,小时候的我,常在竹林里读书识字。外婆这个人从来都没有清闲过,一直忙。跟本顾不上给我做饭。因此我从小立志当一个隐士,不管人间烦琐之事,过逍遥自在的生活。还因我特喜欢竹林所以就以次为号。这段传奇不错吧!?
小妹我生来就被书所包围,所以从小就与书结下不解之弟,大妈,大爷能给缘。在坐的哪位妹子,大兄我提供读不完的书,我就感谢他八辈祖宗!
我的特点多,那就不是我的错了!谁让我出众呢!
我从小就胖。这是一大特点。小时候家里人常说我:小小的眼睛,一笑眯成一条逢,胖乎乎的怪可爱。现在听到这话可就是另一个意思了:可怜没人爱!但我很少为此而烦恼,我就是我,何必去改变自己呢?!他们说我胖,只能说明我缺点少,人缘好!谁要是说胖不好,我就跟他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