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范文12篇(全文)

2025-04-28

学术论文范文(精选12篇)

学术论文 第1篇

《科技创新导报》期刊坚持以传播科技理念, 报道科技前沿、倡导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为办刊宗旨。本刊现面向各单位科研管理人员、科技企业科研开发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院所工作人员和关心高科技转化的社会各界人士征集学术论文。

?主要栏目:

研究报告、创新技术、IT技术、建筑科学、工业技术、工程技术、农业科学、环境科学、创新教育、经济研究、化学工业、财会研究、管理创新、图书馆论坛等。

?稿件要求: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3.所有文章标题字符数在2?字以内。

4.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表格设计要合理, 推荐使用三线表。

6.图片要清晰, 注明图号。

?投稿说明:

L来稿一律使用worcj排版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以2700字左右为宜, 并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 严禁抄袭, 文责自负, 请勿一稿多投, 欢迎投稿。

2.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媒体, 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 若不同意在以上媒体上发布, 请勿投稿。

3.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 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自收稿之日起1个月内未收到刊用通知, 作者可自行处理。

4.来稿请注明作者性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

5.本刊发表周期为10天, 出刊后5天内邮寄样刊。

6.如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 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欢迎各院校师生、科研教育机构等单位的相关部门或个人帮助组织推荐稿件:

本刊并面向社会各级招聘特约编委, 详情请登录:www.chinakjcxdb.com

本刊长期与《科技资讯》《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和《中外医疗》期刊开展学术交流, 优秀稿件我刊可推荐至以上刊物优先发表

地址:北京市100025信箱72分箱邮编:100025网址:www.clninakjcxdb.com

电话:D10-87382766传真:010-67343626投稿信箱:bjb@chinakjcxdb. com

学术论文 第2篇

一、引言

1.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2.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3.相关概念的界定(相关的概念,别人的理论,自己的想法)

4.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

5.本文创新点

二、文献综述

1.别人成果,引证(别人的理论以及看法)

2.自己的思路(年代,流派)

3.评述(理论对不对,后文的论述)

4.归纳

三、理论研究

1.理论基础、知识支撑、依据列出

四、现状研究

1.发现的问题/现状

2.自己对问题的阐述

五、对策研究

1. 别人研究的成果(理论支撑+自己分析)

2. 自己的对策

六、1.2.3.研究的理论以及展望 得出结论(从前几章来总结)重新得出创新 结局的局限性

4.未来还有哪些问题/方向值得研究

七、参考文献

1.在参考文献的当页作注解

八、后记/鸣谢

中国学术论文为何遭戒备 第3篇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中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国家出版总署会同公安、税务等方面联合查处了一批非法出版物。尽管查处非法出版物是出版监察的常态工作,不过这条新闻很有出新之处,过去所查处的非法出版物多为淫秽、色情、反动的非法出版物,现在不是了,而是冒充国家级的正规学术研究出版物。

过去出版的淫秽、色情、反动的出版物,必须卖出才能获利。而现在冒充国家级的正规学术研究出版物,出版即能获利,哪怕一本都没卖出去。因为这些非法出版物,向文章的作者收钱。这些非法出版物,比以前的那些淫秽、色情、反动的非法出版物,风险小多了,安全系数大多了。

这让我联想到,有一件事也许会让中国人感到耻辱,密切关注国内外学术动态和学术情报的人都知道,全世界学术界都对来自中国的学术论文,保持高度戒备。

这种戒备包含两重意义:

一是告诫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不要轻率刊登来自中国的学术论文,原因是抄袭、剽窃、实验数据造假的概率极高;

二是切不可轻信中国学术论文的研究成果,如果轻率地、不加甄别地用于工业生产或科学研究,那你就惨了,它会把你引进红灯区。

号称“学术论文产量全球第一”的中国,使中国学术论文成了伪劣假冒的近意词。当然,不是所有的中国论文皆如此,好的、含金量很高的中国论文虽然也不少,但保守地估计,垃圾论文占到论文总量的90%以上应不算夸大。说中国学术论文垃圾围城,准确客观。

读了这段文字,不知您该作何感想?

不要冲动,不要恼火,更不要恼羞成怒。

当全世界对中国论文保持高度戒备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反省的是中国学术论文的生态环境。

“中国学术论文产量全球第一”,是自然形态造就的吗?当然不是,其原因首先是因为中国在校的大学生数量全球第一。仅高校毕业生每年便有数百万篇论文产生,而高校的教师评职称,又有数百万篇论文产生,仅此两项,中国学术论文产量便够吓人的了。更不用说还有数量庞大的科研人员要评职称。

问题是我们有足够的科研力量,支持这样数量的中国论文吗?于是,“缺铁缺钙”的中国论文,“贫血”便是必然的了。

为了提高中国论文的含金量,现在亟需要做的是,减少中国论文的制度性刚性需求。只有如此才能拯救中国论文。还有中国论文天量的制度性刚性需求,导致了中国学术期刊道德水平的集体沦丧。

解决之道唯有从中国的人事制度上进行改革,在职称评定上,重新考虑学术论文这道硬杠杠。

另外,中国上万家以赚钱为目的、出卖版面的学术期刊亟需整顿。对那些放弃审稿,不认稿件只认钱的学术期刊坚决查处,直至停刊、吊销刊号。将中国学术期刊的总数压缩至一两千家,并严禁学术期刊非法出版各种型式的,以赚钱为目的增刊、特刊、专号。对学术期刊的页码也应加以监控,以大幅度地减少“排污管道”及“排污量”。

中国论文亟需清污。中国论文,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学术论文写作指导 第4篇

学术论文是指在科学领域里表达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是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等领域中的某些问题和现象进行科学探求的书面成果,它有可读性、独创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学术性等特性。在当今学术氛围不断活跃的知识经济时代,学术论文的撰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如何通过“努力钻研,广泛阅读,勤于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观,用辩证的观点来探讨学术问题,从而写出理想的学术论文。

二、学术论文的整体构思

(一)选题

写学术论文,选题很关键。题为文眼,定好题目方可下笔,选题、立题是写作中的重头戏。

1. 以“新颖”立题

创新是论文的生命线,选题要注意选时效性强、有创新的题材,言他人所未言,示读者所未知,即使是研究内容相近的文章,也需从新角度、新学科去探讨,写出自己的新经验、新观点,给人以新的启示,使读者一看就能从选题上去区别。

2. 以“窄小”立题

在面对写作立题这一难题时,我们应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研究的条件,选择难易适中、大小适度的题目,因为太大的题目不容易把握,容易泛泛而论,缺乏针对性,而小题目就比较容易驾驭,可以具体地分析和有针对地解决问题,即选题宜小不宜大,宜窄不宜宽。作为在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撰写研究论文。

学术论文要求对题目精心考虑,力求做到准确、新颖、简洁,通过题目即能了解论文的大体内容、研究的程度。题目的数字最好控制在12至20个字左右,如字数多可加副标题。

(二)编写论文提纲和搜集相应资料

选题确定后,要在题目的方向和范围内,全面深入地开展论文整体构思,作为论文撰写的基础环节,撰写论文提纲是论文孕育成功的重要阶段,把搜集到的资料用简练的文字勾画全文的论点,根据读者的心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拟出小标题起草成文,

撰写论文没有充足的材料,科学研究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基本提纲的范围内搜索材料,除了课本上已有的和自己平时积累的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在图书馆通过书目和索引去查找,善于查阅学术期刊和报纸专栏,多搜集与论文有关的资料,进行必要的调查和个案研究。对于搜集的信息,要作深入的研究,结合所学内容多搜集的资料进行突破性的思考,分析别人已经作过的研究、提出的见解,做到边搜集、边研究。

(三)学术论文的写作步骤

在写作中要注意学术论文的特点、写作顺序及文字的要求。

1. 初步形稿

根据论文提纲,用连贯成片的书面语言写出初稿,是论文撰写的重要环节。经过搜集、整理出来的资料融会贯通之后,根据大纲的顺序,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体会和感受写出来,最好做到一气写成,段落层次要完整,凸显主题,在撰写初稿时要尽量详细,必要时可用量化表格和图表来增强论据的说服力。初稿亦要有“文体感”,明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从大局着眼,小处落笔,把中心论点贯穿全文,由点到面地组织好论文。

2. 修定二稿

初稿形成后,要反复思考,仔细阅读,在观点论据、层次结构和文字等各个方面都要认真推敲,逐字逐段修改,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和请同事、导师或专家帮忙釜正,做到言之有物,充分考虑文字的准确性和美观度,将初稿遗漏的信息加入到文章里,对参考文献的引用要严格审核。

3. 多次修改

二稿之后,要求对文章语言的准确进行检查,检查细节安排的是否合理,举例是否恰当。经过反复的实验,检查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或可行性,可以根据工作中新的体验、新的发现进行不断的修改,一定要注意文字使用,以及数字、量词、时、日、月等内容的规范化、标准化用法。

4. 最后定稿

为了确保文章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应用性,应努力确保文章的内容充实、有见解,努力做到用语贴切、行文流畅、逻辑严密和结构完整。可以请行家审阅,对文章进行润色直至完善。

三、学术论文各部分撰写的具体要求

(一)摘要

摘要是从整个文章中摘录出来的要点,是对研究目的、方法和结果的全面概括,是全文总内容的大浓缩,能起到不阅读论文就获得必要的信息的作用。我们在写摘要的时候应包括研究对象的目的、重要性、研究的主要内容,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及意义等内容。因此,摘要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完整性,而对语言要求尽可能地简练、准确和自然。

论文定稿后,将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要点找出来,写出综合、简明摘要,但是不能重复论文的原有句子,摘要的结构要严谨,语义确切,切忌言语空洞、模棱两可,摘要的篇幅要视需要而定,一般为150到250个单词,要充分体现研究的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三项即可。

在学术论文摘要的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1)要素不完整。在摘要的写作过程中,完整地体现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要素,许多学术论文摘要的结构要素无故残缺,大大减少了摘要的信息量,无法满足读者获得必要信息的要求;2)用词不当。摘要不是对该论文的介绍或评价,因此摘要中一定不能出现“本文介绍”或者“该文对某问题作了介绍”“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等语句;3)照搬照抄。许多论文的摘要就是复制正文中的小标题或者是目录,摘要的逻辑性比较差;4)摘要长篇大论。摘要的内容不浓缩,信息简单重复,篇幅过长,在文章中显得有点头重脚轻。

(二)作者姓名、单位和联系地址

由于论文的署名可以记录作者的劳动成果,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的检索,根据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个作者论文的分法,对于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为第二作者,其余类推,清楚地注明作者的姓名、族别、出生日期、学历状况、职称职务、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内容,通信地址、邮政编码、通讯联系方式、邮箱地址必须详细准确,以便编辑、读者与作者沟通。

(三)关键词

通过给文章取名字,写摘要,凝练出关键词。关键词也称主题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的检索有重要作用,一般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条款的单词或术语,用以突出重点。每篇论文的关键词一般为3到8个词语,每个词语的字数一般不超过5个。

关键词主要是根据论文的主旨,是在摘要的基础上凝练而出的使读者能根据它大致判断论文研究内容的名词或名词词组,关键词一般应从论文标题和论文内容中选出,其排列顺序不是按照其在摘要中出现的顺序排列,而是要按其重要性,不可重复排列。

(四)前言

前言又称引言,是论文的开场白,写在正文之前,其功能是向读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文章的主题和研究的目的、涉及的范围、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还可以包括理论依据、试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和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及意义。前言力求反映作者的创意,言简意赅,不能和摘要雷同,内容也不能过于空泛、分散和琐碎。前言的篇幅大小,没有硬性规定,短的可不到100个单词,长的可达1000单词左右。

(五)正文

正文是学术论文的主体,占篇幅的绝大部分。学术论文的创造性主要通过该部分表达出来,它直接反映出论文的水平,写正文要有充分的素材、内容,也要有概念、判断、推理及最终形成的观点,应该按照其逻辑思维规律来安排学术论文的组织结构,以达到顺理成章的目的。总之,正文必须实事求是,合乎逻辑,有科学性、创造性的见解,最好能解决实际问题。正文部分最后可提出下一步研究设想或者工作方向,供读者参考等。

(六)结论

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宿,总结全文,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读者往往是先看摘要和前言,接着就看论文的结论部分,以了解研究的主要结果,再决定是否有必要仔细阅读文章的全文,因此,结论的写作显得尤其重要,在撰写结论时,不仅要对研究的全过程进一步认真地加以概述,准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而且要陈述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研究的重要内涵。所以结论要与摘要和引言相照应,肯定我们所提出的论点,回答提出的问题。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指作者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作者写作过程中参阅资料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方便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资料。作者在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中,凡是引用他人的报告、论文等文献中的观点、数据、材料和成果等,都应按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文中标明参考文献的顺序号或引文作者姓名。每篇参考文献按作者、篇名、文献出处和出版年份罗列。这样,不仅便于读者查阅原始材料,而且便于自己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四、结语

高质量学术论文的撰写,要求我们定期阅读相关的学术期刊,及时了解研究的最新动态,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和社会实践来寻找课题,发现不同点、共同点和相似点继续探索,经常与我们的同行、学生接触,注意发现研究课题或收集相关素材。如果发现别人的研究优于自己的,或者别人已经证实了的东西,就尽快放弃,多思考、勤动笔。此外,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不仅要重视英语水平的培养,而且要在汉语表达上下功夫。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学术论文的立题方法、学术论文的整体篇幅结构的写作方法, 探讨了每个步骤的具体撰写要求及其写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学术论文,撰写方法,写作步骤

参考文献

[1]戴曼纯.学术论文写作五大要点[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基础英语教育) , 2006.

[2]陈琳.漫谈学术论文写作[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6.

[3]杨放.学术论文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长春大学学报, 2001.

学术论文 教案 第5篇

(教案)知识目标: 掌握学术论文题名、作者和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的写作要求。能力目标: 会正确运用学术论文题名、作者和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的写作要求写学术论文。教学重点: 学术论文各部分的写作要求 教学难点: 学术论文题名的写作要求

法: 讲授法、项目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 学

法: 讨论法

分析法

归纳法

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学术论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题名、作者姓名和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

一、题名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 的逻辑组合。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恰如其分、醒目 1.准确得体

论文题目必须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即题要扣文,文 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2.简短精炼

题目用词需要精选,字数要少。尽管题目的字数多少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但一 般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30个字。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 当。4.醒目

虽然论文题目首先映入读者的眼帘,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 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论文的效果。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定要真实可靠。这是因为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者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四是用于文献检索(作者索引)。

三、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读者不用阅读论文全文即能 获得论文的必要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公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四、关键词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键的主题内容,是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五、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 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

六、正文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七、结论

结论应是该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换句话说,结论应是整篇论文的结局,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

“结论”部分的写作要求是: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八、参考文献

在学术论文后需要列出参考文献。

(1)论文的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为(包括标点符号):

序号.作者(三人以内全部列出,超过三人,后写等).论文名.刊名,出版年号,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示例: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数论方法(1),中国科学,197(4):339—— 357(2)专著的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为(包括标点符号):

序号.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术论文的h指数分析 第6篇

篇目分析法就是统计某一时期内某位学者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论文的篇数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不够充分。如果某位学者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但是没有被别人引用,那么这位学者在学术上的影响并不大。因此,除了考虑学者发表论文的数量,还应当考虑他发表的论文的引用情况。为了弥补篇目分析法的不足,引文分析法被提出。

引文分析法是利用各种数学、统计学以及逻辑方法,对科技期刊、论文、著作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达到评价、预测科学发展趋势的目的的一种方法。引文分析法一般采用4项指标,即“论文总数、被引证总数、每篇论文的被引次数和高被引论文数”。可以看出,引文分析法不仅考虑论文的总数,而且还要考虑论文被引用的总数、每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以及高频率被引的论文数。

引文分析法虽被广泛用于评估某一学者和机构的学术产出,但也有学者对这几项指标的充分性进行质疑,提出了h指数(h index)的分析方法。

h指数分析法弥补了引文分析法的不足。

h指数是美国物理学家J.E Hirsch教授在2005年提出的一项旨在评价科学家个人绩效的指标。其定义为:“一位科学家的分值为h,当且仅当他/她发表的Np篇论文中有h篇论文,其中每篇论文获得了不少于h次的引文数,科学家剩下的(Np ? h) 篇论文中每篇论文的引文数都小于h次”(Hirsch, 2006)。如一位科学家总共发表了12篇文章,其中有7篇文章的被引次数最少达到了7次,而其他5篇(12-7)的被引次数都不到7次,那么该科学家的h指数就是7。h指数兼顾了论文数量与质量,克服了传统评价指标的缺陷与不足,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科学家个人的学术产出和学术影响力。

h指数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评估科学家学术成就的客观、有效和可靠的方法。(陈红光,2008)

下面通过对比我国外语界学者冯志伟、刘重德和屠岸的h指数,对他们的h指数进行初步分析,

根据CNKI的数据,我们计算出计算语言学家冯志伟的h指数,如下图所示:

图1:冯志伟的h指数统计

可以看出,冯志伟的h指数为13。这意味着,冯志伟的115篇文章中,有13篇被引次数至少为13次,最高被引次数为83次。

根据CNKI的数据,我们还计算出著名翻译理论家刘重德的h指数为11,著名翻译家屠岸的h指数为4。他们的h指数都比冯志伟的低。

刘重德的h指数统计图表如下:

图2:刘重德的h指数统计

从刘重德的h指数统计图表中可以看出,刘重德迄今有11篇每篇至少被引用了11次的文献。这11篇中,除了《汉英四书》是他的译作以外,其他10篇都是关于他的翻译思想的论文。刘重德的论文最高被引次数为71次,比冯志伟的最高被引次数83次为低。

屠岸的h指数统计图表如下:

图3:屠岸的h指数统计

从屠岸的h指数统计图表可以看出,屠岸有4篇每篇至少被引用4次的文献。其中,两篇是屠岸的译作。屠岸的最高被引次数为25次,也比冯志伟的最高被引次数83次为低。

根据这些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判定,冯志伟的h指数明显地高于我国外语界的一些著名学者。这意味着,冯志伟是我国外语界h指数较高的学者。

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计算一下自己文章的h指数,以便把h指数作为衡量自己学术成果的一个量化的指标。

参考文献:

[1]Hirsch J. E.,刘俊婉译.衡量科学家个人成就的一个量化指标[J].科学观察,2006,(1): 2-7.

[2]陈红光.H指数及其适用性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学术论文的“价值”论 第7篇

关键词:学术论文,价值论,借鉴,推广

0 引言

学术文章是研究者个人或者团队智慧的结晶, 一篇有价值学术论文的发表意味着研究者的成果被肯定, 是对研究者本人或者团队最好的激励、鼓励和奖励。而对于研究者们来说, 做研究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专业的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究某一领域的问题, 并有建设性的基础研究或者应用研究成果被同行了解或者被整个学术界所关注, 这个人或者群体的学术成就就站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这正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孜孜追求的梦想。

但是对于学术论文给人们带来的价值, 人们会有不同的认识, 比如, 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的价值一定大于普通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价值吗?或者说发表在国外刊物上的文章价值就一定大于国内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价值吗?发表了的文章就一定大于没有发表的文章的价值吗?基于此,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于人类科学研究的结晶———学术文章的价值进行一番深入的探讨。

1 价值论的主要观点

价值论, 有时候也指“价值哲学”, 是法语和德语Axiologie的意译, 英语为“value theory”或者“theory of valuation”。价值论最早由法国哲学家拉皮埃 (Paul Lapie) 与1902年提出, 1903年由德国哲学家哈特曼 (Eduard Hartman) 所采用。

价值论的主要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1) 主观唯心主义的学说, 如迈农 (Alexius Meinong) , 杜威等, 认为价值相对于个人的爱好、欲望、利益或志趣; (2) 客观唯心主义的学说, 如人格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等, 认为价值象柏拉图的理念那样, 是超现实世界的规范和理想, 价值论把人文科学称为“价值科学”, 将价值当作人文科学的基本范畴, 认为经济的价值是极低级的价值, 宗教的价值是最高级的价值, 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科学的、艺术的、道德的价值。

2 学术论文的特点和价值

2.1 学术论文的基本属性

学术论文是人类征服自然、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和探索世界的智慧结晶和真知灼见。其本身具有的一些独特属性, 表明是人类进行的高级认知和脑力活动。学术文章具有的相关性 (对相关领域进行探索) 、时效性 (一定历史时期的活动进行研究) 、继承性 (继承古今中外相关研究成果) 、专业性 (专业领域的研究) 、客观性 (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了解) 、严肃性 (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 、独特性 (不同于其他任何的文本文体) 等等, 无一例外地在说明, 学术文章是技术性的、专业类的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不断了解, 这个征途是没有尽头的。

2.2 用价值论的观点来看待学术文章的价值

借用价值论的观点, 介乎于经济的和宗教的科学研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但是其具体的价值如何体现呢?学术论文的价值是不同的, 衡量论文的价值标准是模糊的的不清楚的甚至是无法量化的。一般来讲, 把人类社会中科学研究分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二分法, 似乎没有太多的异议。

文科类或者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文章, 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纠正人们的错误认识, 以正视听。人们对于交际教学发的学术文章有很多, 但是人们最近才发现, 交际教学法本身没有错误, 问题在于人们错误理解、曲解了交际教学法的内涵, 转而攻击交际教学法本身提出的错误。人类的认知有时候有误区, 这样的误区矫正可能经历很长的时间才能被纠正。人类就是在不断地认识事物, 纠正误区再到新的认知阶段这样的过程。 (2) 新方法、新理念或者新教材等新事物的认识的推广和应用中, 产生的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这样的学术文章会对于出于相同或者相似情况下的单位或者个人, 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者作用。推而及广, 会对同行的学术研究有推广价值。2008年的南方冰冻天气对于很少经历此类极端气候的电力人员来讲, 北方严寒气候经验丰富的电力人员的经验就有很大的推广价值;有合作教学经验的老师对于没有接触过合作教学的老师来说, 前者就具有被推广的价值。 (3) 学术文章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对于刚刚步入学术研究的新来者或者是有学术文章要求的各级各类学生来讲, 对相似的题目进行仿写 (作) 或者仿研 (究) , 成为这样的一批特殊群体的重要参考对象, 这样的学术文章对于他们来讲就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参考价值, 每年我国有几百万的本科生和几十万的研究生在毕业之前都有学位论文的要求, 对于他们来讲, 尤其是对于本科生来讲, 百分之九十的都是在进行着这样的入行 (业) 研究和锻炼, 这样的参考价值不能低估。

2.3 理工科或者自然科学的学术文章的价值

其价值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 阐明自然界事物的真相, 还事物本来面貌, 揭示事物本身的规律和运动法则, 引领人类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和未知领域的认知价值; (2) 利用人类知的理论原理进行现实社会中的实际应用而产生的使用、实用和应用价值, 甚至军事价值, 如人类对于核聚变和核裂变的认识生产出原子弹和氢弹。综合自然科学各个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探索, 理工科或者自然学科的学术文章中, 容易看到或者发现原创性的价值。

除了上述两个常见的价值之外, 有些自然科学或者理工类的学术文章, 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如果一旦有了一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学术成果就会很快转化为物化或者量化的价值, 其应用价值更为突出。

3 结论

对于从事不同学科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来说, 有学术文章发表总比没有学术文章要好, 发表的学术文章多的比发表的少的价值要多, 毕竟数量胜过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文科研究者不必自怨自艾, 理工科的研究者不必趾高气扬, 核心与非核心的争论不必斤斤计较。没有研究的价值大小, 只有分工的不同。要研究当然要好过没做研究。学术文章的价值无法量化、量化的方法要多元化、第三方的评价体系或者结论似乎更有说服力, 作为高校的学术刊物不能为自己的“内部人士”网开一面而对“外部人员”另眼相待, 学术文章的价值高低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里面应该真正回归是其价值论的的本意“真, 善, 美”———真实的数据、出处和研究, 而不是修改过的假的数据, 不负责任的引用和虚假研究, 只有回归了科学研究的本质和原貌, 人类科学的研究才能回归正道, 学术文章的真正价值才可以体现。

参考文献

[1]McDonough, J&McDonough, S.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J].UK:Arold, 2004.

[2]Dewey, J.Theory of Valua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9.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第8篇

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共同研究制定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1. 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科技工作者应自己完成论文撰写,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写服务。

2. 不准由“第三方”代投论文。科技工作者应学习、掌握学术期刊投稿程序,亲自完成提交论文、回应评审意见的全过程,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投服务。

3. 不准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论文作者委托“第三方”进行论文语言润色,应基于作者完成的论文原稿,且仅限于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完善,坚决抵制以语言润色的名义修改论文的实质内容。

4. 不准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科技工作者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如需推荐同行评审人,应确保所提供的评审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真实可靠,坚决抵制同行评审环节的任何弄虚作假行为。

5. 不准违反论文署名规范。所有论文署名作者应事先审阅并同意署名发表论文,并对论文内容负有知情同意的责任;论文起草人必须事先征求署名作者对论文全文的意见并征得其署名同意。论文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必须对论文有实质性学术贡献,坚决抵制无实质性学术贡献者在论文上署名。

《科技创新导报》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第9篇

《科技创新导报》期刊坚持以传播科技理念, 报道科技前沿、倡导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为办刊宗旨。本刊现面向各单位科研管理人员、科技企业科研开发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院所工作人员和关心高科技转化的社会各界人士征集学术论文。

·主要栏目

研究报告、创新技术、IT技术、建筑科学、工业技术、工程技术、农业科学、环境科学、创新教育、经济研究、化学工业、财会研究、管理创新、图书馆论坛等。

·稿件要求:·

1.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 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3. 所有文章标题字符数在20字以内。

4.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表格设计要合理, 推荐使用三线表。

6.图片要清晰, 注明图号。

·投稿说明:

1.来稿一律使用word排版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以2700字左右为宜, 并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请勿一稿多投, 欢迎投稿。

2.本刊巳加入《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媒体, 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 若不同意在以上媒体上发布, 请勿投稿。

3.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 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自收稿之日起1个月内未收到刊用通知, 作者可自行处理。

4. 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

5. 本刊发表周期为10天, 出刊后5天内邮寄样刊。

6. 如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 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欢迎各院#师生、科研教育机构等单位的相关部门或个人帮助组织推荐稿件。

本刊并面向社会各级招聘特约编委, 详情请登录:www.chinakjcxdb.com

本刊长期与《科技资讯》和《中外医疗》期刊开展学术交流, 优秀稿件我刊可推荐至以上刊物优先发表。

地址:北足市100025信箱72分箱邮编:100021网址:www.chinakjcxdb.com

电话:010-87382766传真:010-67343626投稿信箱:bjb@chinakjcXdb.c

我社已开通在线投稿系统�www.chinakjcxdb.com) 为方便

蚕学外文学术论文摘要选译 第10篇

Min Chen, Min-jin Han, Hai Hu, Cheng Lu, Fangyin Dai.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ranscriptomes among Bombyx mori Strains and Sexes Reveals the Genes Regulating Melanic Morph and the Related Phenotypes.Plo S ONE.2016, 11 (5) :e0155061.doi:10.1371/journal.pone.0155061

[[题题目目]]不同品种及性别家蚕的转录组比较分析揭示黑化调节基因和相关的表型

[[摘摘要要]]作为昆虫多态性的一个根源, 黑化在生态适应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且常常赋予昆虫有利的表型。然而, 由于机理各不相同, 黑化和相关表型中潜在的分子机制仍存在知识上的缺口。隐性黑化突变体 (性别控制黑化, SML) 品种的蚕蛾表现出较长的寿命。试验使用转录的方法对上述突变型品种SML和野生型品种大造进行了比较分析, 鉴定了黑化突变体中59个互不相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参与黑色素形成的两个关键基因 (laccase2和yellow) 在黑化个体中的表达明显上调。laccase2的B类同工型 (BGIBMGA006746) 被发现可能参与家蚕蛹晚期表皮的黑化过程。另外, 还发现了22个表皮蛋白编码基因可能具有黑色素运输和/或保持的功能。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 推测出黑化SML雄蛾的长寿命可能与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增强和胰岛素/IGF-1信号通路 (IIS) 被抑制有关。这些发现将促进对黑化和相关表型中潜在分子基础的了解。

2.Tai-hang Liu, Xiao-long Dong, Cai-xia Pan, Guo-yu Du, Yun-fei Wu, Ji-gui Yang,

Peng Chen, Cheng Lu&Min-hui Pan.A newly discovered member of the Atlastin family, Bm Atlastin-n, has an antiviral effect against Bm NPV in Bombyx mori.Scientific Reports.2016, 6:28946.DOI:10.1038/srep28946.

[[题题目目]]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Atlastin家族新成员——Bm Atlastin-n.

[[摘摘要要]]Atlastin是动力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之一, 它能介导内质网膜的同型融合 (这是许多生命活动过程所需要的) 。在这项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新的Atlastin同源蛋白—Bm Atlastin-n, 其在家蚕中也具有相似的特征, 并且该蛋白包含一个氮末端保守GTP酶结构域和一个连续环绕中间结构域。Bm Atlastin-n位于细胞质中, 在家蚕中肠含量丰富。结果还表明, 在Bm N-SWU1细胞中过量表达Bm Atlastin-n, 能够增强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的抵抗性。为了更好的说明它的抗病毒作用, 研究中使用了micro RNA的方法敲除被家蚕核型多角体诱导过的家蚕Bm E-SWU1细胞中的Bm Atlastin-n, 使其不表达。另外, 还构建了一个带有Bm Atlastin-n基因的转基因表达载体, 并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将这个载体注射到家蚕胚胎。这个转基因家蚕对家蚕核型多角体也表现出相当强的抵抗力。总而言之, 这些发现表明Bm Atlastin-n在抵抗家蚕核型多角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 现有研究可能会给Atlastin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线索。

3.Zhenli Sun, Yahong Lu, Hao Zhang, Dhiraj Kumar, Bo Liu, Yongchang Gong, Min Zhu, Liyuan Zhu, Zi Liang, Sulan Kuang, Fei Chen, Xiaolong Hu, Guangli Cao, Renyu Xue, Chengliang Gong.Effects of Bm CPV Infection on Silkworm Bombyx mori Intestinal Bacteria.Plo S ONE.2016, 11 (1) :e0146313.doi:10.1371/journal.pone.0146313.

[题题目目]]CPV病毒感染对家蚕肠道细菌的影响

[摘要要]]肠道菌群对宿主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项工作的目的是调查健康的家蚕中肠内的菌群以及感染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Bm CPV) 后菌群的变化。分别收集注射过质型多角病毒24 h、72 h、144 h以后的和健康的家蚕5龄幼虫肠道内容物。通过焦磷酸测序技术测定16s r RNA基因的序列来分析中肠细菌。在健康对照雌性 (雄性) 幼虫和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感染后的雌性 (雄性) 幼虫的中肠内容物中分别发现了147 (135) 和113 (103) 个属的微生物。一般来说, 健康幼虫中肠内容物的微生物群落主要是肠球菌属、代尔夫特菌属、嗜糖假单胞菌属、青枯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而各个属的丰富变化取决于发育阶段和性别。微生物的多样性在5龄幼虫144 h达到最小值。雌性在肠球菌属的丰富度方面明显低于雄性, 而二者在代尔夫特菌属、橙单胞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的丰富度方面则表现相反。注射了Bm CPV后, 肠道内容物中的细菌多样性减少;然而, 革兰氏阳性的肠球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的丰富度却增加了。因此, 表明观察到的相对丰富度的变化与家蚕感染Bm CPV后免疫应答有关。对大量优势属进行关联分析表明, 肠球菌属的丰富度与最优势属的丰富度呈负相关。这些结果为肠道微生物和感染Bm CPV家蚕发育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野。

4.Simone S.Silva, Nuno M.Oliveira, Mariana B.Oliveira, Diana P.Soares da Costa, Deboki Naskar, João F.Mano, Subhas C.Kundu, Rui L.Reis.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ri silk fibers-based sponge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Acta Biomaterialia 32 (2016) 178-189.

[[题题目目]]生物医学材料用蓖麻蚕丝绵的制作和特性

[[摘摘要要]]由于使用常规方法难以溶解蓖麻蚕丝纤维, 半驯化性结茧昆虫蓖麻蚕的丝纤维缺乏在组织工程方面的开发利用。研究使用离子液体:1—丁基咪唑醋酸盐作为溶剂来开发不食桑叶的蓖麻蚕 (Samia/Philosamia ricini) 丝纤维成为丝绵。通过暴露蓖麻蚕丝/离子液体凝胶在由两种不同溶剂 (一种为具有物理稳定性的异丙醇/乙醇, 第二种为具有化学交联性的溶于乙醇的天然交联剂京尼平) 组成的饱和大气中, 使蓖麻蚕丝/离子液体凝胶获得过程中形成β—折叠结构。然后通过冷冻干燥获得丝绵。这种方法促进了稳定而有序的非交联性蓖麻蚕丝素蛋白矩阵的形成。而且, 京尼平交联的丝素蛋白丝绵还表现出较高的溶胀度、适合组织工程应用的机械性能以及在压缩后的高度恢复能力。以布洛芬为模型药物在丝绵中进行相应释放研究, 表明这些矩阵结构具有作为有效的药物传输系统的潜力。对ATDC5软骨样细胞与所开发的丝绵混合后的生物学性能进行评估后表明, 细胞的黏附和增殖均被促进, 而且在自然条件下的两周后就能产生细胞外基质。丝绵的内在特性和生物学发现开启了它们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5.Shan Du, Jin Zhang, Wei T.Zhou, Quan X.Li, George W.Greene, Hai J.Zhu, Jing L.Li, Xun G.Wang.Interactions between fibroin and sericin proteins from Antheraea pernyi and Bombyx mori silk fibers.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16, 478:316-323.

[[题题目目]]柞蚕和家蚕丝纤维中丝素与丝胶蛋白间的相互作用

[[摘摘要要]]蚕丝纤维是由丝素和丝胶蛋白组成的圆柱形核壳结构。研究丝素和丝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了解这些复合材料的性能是必要的。据观察, 与家蚕茧相比, 野蚕茧 (柞蚕) 丝素和丝胶蛋白之间的粘附性由于高度不均匀性而明显增强。柞蚕丝胶对其丝素的吸附性几乎是家蚕丝胶对其丝素吸附值的两倍, 二者都显示了朗格缪尔单层吸附。1小时的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研究表明了分子水平上的较强相互作用和柞蚕丝素与丝胶之间更密集而复杂的结构——由甘氨酸和丝氨酸之间的氢键结合形成。这项研究结果可能对设计不同组件之间更优良的界面粘合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帮助。

6.Giriyanna Gowda, Anwith Huluvadi Shivalingaiah, Anagha Manakari Vijayeendra, Nivedita Sarkar, Chitra Nagaraj, and Nugehally Raju Ramesh Masthi.Sensitization to silk allergen among workers of silk filatures in India:a comparative study.Asia Pac Allergy.2016, 6 (2) :90-93.

[[题题目目]]印度蚕茧缫丝厂工人对蚕丝变应原过敏的一项比较研究

[[摘摘要要]]背景:印度蚕桑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缫丝是将蚕茧抽成丝并编织成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工人都暴露在诸如丝胶和丝素类的高分子量蛋白中, 这些蛋白是较强的变应原, 接触一定时间后可导致过敏和随后的职业病。目的:确认和比较缫丝厂工人对蚕丝变应原过敏情况的强弱。方法:以社区为基础比较研究印度南部拉马纳加县缫丝厂工人工作一年后对蚕丝变应原的过敏情况。120个缫丝厂工人受试者形成一个试验组。比较设置了两种类型的对照:选择120个没有在缫丝厂工作但居住在与缫丝厂同一个区域的居民为对照A;选择360个既没有在缫丝厂工作也没有居住在与缫丝厂同一个区域的居民为对照B。通过皮肤穿刺试验鉴定蚕丝变应原的过敏性。结果:研究组的平均年龄为34.14±2.84岁。对照A和对照B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0.59±14.40和38.54±12.20岁。研究组有35个男性 (占29.16%) 和85个女性 (占70.84%) 。其中, 对照组A有58个男性 (占48.34%) 和62个女性 (占51.66%) ;对照组B有152个男性 (占42.2%) 和208个女性 (占57.8%) 。研究组中有35.83%的人对蚕丝变应原过敏, 对照组A有20.83%, 对照组B有11.11%。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变应原敏感性方面也不相同, 且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 (卡方值为38.08;p<0.001) 。结论:缫丝厂工人在丝蛋白变应原过敏方面具有高风险。

7.Fatemeh Mottaghitalab, Hossein Hosseinkhani, Mohammad Ali Shokrgozar, Chuanbin Mao, Mingying Yang, Mehdi Farokhi.Silk as a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2015, 215:112-128.

[题目目]]丝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潜力

[摘要要]]未来几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突出, 大骨缺损的再生工程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由于存在许多缺点, 作为骨修复黄金标准的骨移植在使用时也常常受到限制。近年来, 发明的许多新材料和处理方法被应用于构建天然骨细胞外基质 (ECM) 和恢复骨的已退化的功能。

丝素蛋白 (SF) 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在骨组织工程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声誉, 这归因于它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 包括优异的生物相溶性、生物降解性、力学性能和易加工性。这篇综述讨论了以SF为基本骨架作为骨再生材料在设计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8.Kohji Itoh, Isao Kobayashi, So-ichiro Nishioka, Hideki Sezutsu, Hiroaki Machii, Toshiki Tamura.Recent progress in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silkworms over expressing recombinant human proteins with therapeutic potential in silk glands.Drug Discoveries&Therapeutics.2016;10 (1) :34-39.

[[题题目目]]在转基因家蚕丝腺中过表达具有治疗潜力的人重组蛋白的开发进展

英汉学术论文结论部分体裁对比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学术论文;结论;体裁分析;修辞结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学者们通过国际期刊和杂志来获取最新的学术信息,同时也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结论,作为学术论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求作者在更大的专业背景下,从更广、更深的角度对文章的结果进行总结、概括,得出适当的结论,同时作者还有时会对结论作出进一步的阐释。因此,学术论文结论部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目前对研究论文结论部分的研究主要是对英文研究论文结论部分的研究,但对英汉研究論文结论部分对比分析甚少。因此,本研究对英汉应用语言学研究论文结论部分的修辞结构进行体裁对比分析。

一、研究背景

“体裁”这一术语早在19世纪就已经出现,它主要用于文学和艺术领域,指文学和艺术的类别。后来,“体裁”这一术语被应用到应用语言学领域,应用语言学中的体裁概念确定了交际目的和交际功能在语篇结构、语言使用以及文体选择中的决定性作用。Swales(1990)在研究学术论文引言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建立学术研究空间”(CARS)的分析思想,建立了以“语步”(Move)和“步骤”(Step)为出发点的修辞结构分析模型。这一模型被用来广泛研究学术论文其它部分的修辞结构。Yang & Allison(2003)是第一个对研究论文结论部分的修辞结构进行研究的。后来,杨瑞英(2006,2014)又进一步对应用语言学研究论文结论部分的修辞结构进行研究。杨瑞英(2014)提出了更为全面的应用语言学研究论文结论部分修辞结构模式:语步一总结本研究(a 凸显研究结果 b解释研究结果 c与前人研究对比d说明得出结果的原因);语步二评价本研究(a 表明研究的重要性或优势b 指出研究局限 c 表明可行性 d 评价研究方法);语步三 对本次研究的推断(a提建议 b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c 指出对教学影响)。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杨瑞英(2014)提出的研究论文结论部分修辞结构模型为分析框架,分别从2015年出版的《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和《外语教学与研究》中随机抽取英语和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论文各10篇,然后对其结论部分的修辞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异同。

三、结果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了英汉应用语言学研究论文结论部分都出现了四个语步(M1:介绍背景信息,M2:总结本次研究,M3:评价本次研究,M4:对本次研究的推断)。在英文论文结论部分M2,M3,M4是必要语步,这与杨瑞英(2014)的结论是一致的。但是汉语论文结论部分只有M2和M3是必要语步。M1在英汉研究论文结论部分都是选择性语步。通过步骤分析发现,英文论文结论部分的必要步骤是凸显研究结果,评价研究结果中出现,指出研究的优势,指出对教学的影响;汉语论文结论部分的必要步骤是凸显研究结果,指出研究的优势。

四、结论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研究方法探究了英汉学术论文结论部分的修辞结构及异同。相同之处主要有学术论文的交际目的决定,不同之处受写作者的文化和语言因素影响。另外,本研究使用的样本数量有限,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感兴趣的学者可以扩大研究样本继续对英汉学术论文结论部分修辞结构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Swales,J. M. (1990).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Yang,R. & Allison,D. (2003). Research Articl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Moving from Results to Conclusions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3]杨瑞英.体裁分析的应用:应用语言学文章结构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学术论文 第12篇

国内刊号:CN 13-1004/J国际刊号:ISSN 1003-1200

邮发代号:18-8定价:12.00元/期

1959年创刊, 曹禺题词, 1992曾是核心期刊。田汉戏剧奖优秀期刊。

本刊为:中国知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 (万方数据库) 全文收录期刊, 为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收录期刊。

内文栏目:

1.专家论坛2.原创平台3.艺术理论 (音乐、美术、舞蹈、设计、戏曲、园林建筑设计等) 。4.教育艺术5.文史哲研究6.文化与社会7.影视与传媒8.文艺评论9.民俗民间文化10.综合学术论坛

投稿要求:

1.投稿人向本编辑部所提交的所有稿件应具有正式出版物的发表水平, 不含法律禁止出版、传播或者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各项内容, 没有多字、错字、别字等错误, 版式规范。

2.投稿人所提交的所有文稿不得含有剽窃、抄袭行为;对剽窃、抄袭行为一经发现, 及时停止编辑、推荐、传播该剽窃、抄袭作品。本单位对上述此类侵权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一切责任。

3.作者所投文稿必须主题鲜明, 重点突出, 论据充分, 数据可靠, 文字精练, 图表清晰。每篇文稿的字数2800字左右为宜, 一般不低于2000字。

4.如属基金资助或其他资助项目, 请在文稿末注明 (包括项目批准号) 。

5.来稿请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

投稿方法:为了便于及时对稿件的编辑和审阅, 来稿一律采用电子邮件形式, 刊登作品后寄送样刊两本、刊用通知书一份。

通信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06-1号万隆国际3-3-1902

投稿邮箱:dawutai888@163.com QQ咨询:962676347

上一篇:预备党员转正表态简短发言(通用30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