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会议记录(精选14篇)
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1篇
会议地点
村党员活动室
主持人
xxx
记录人
xxx
会议议题
研究总结第一季度工作状况并安排下一季度维稳综治工作
参加人员
xxx、xxx、xxx、xxx、
xxx
资料记录(可另附纸张)
一、xxx同志对上一季度工作总结报告;
二、xxx同志对下一季度维稳综治工作进行安排布置;
1、做好民事纠纷调解,减少或杜绝村民上访。控制越级上访,小事不出村。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对发现的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到位。
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2篇
地点
校接待室汤盼
主持人参加人员
张应喜
记录人
校委会全体成员
传达学习上级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以及法治合
议题
格单位有关会议精神,全面部署我校综治、平安建设等工作
(一)总结汇报我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
(二)传达学习上级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以及法治合格单位有关会议精神。
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3篇
2014年5月16日, 建筑模板和脚手架委员会在北京顺义召开模架企业综合改革试点首次会议, 就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各项工作展开深入讨论, 正式启动模架企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召集了多家行业内知名企业参加, 由委员会主任缪长江主持, 协会副秘书长杜英才莅临会议并就相关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会议指出, 综合改革试点首先要统一思想, 确定改革目标。目前, 正值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大机遇时期, 综合改革试点就是要引领模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模架行业发展、繁荣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同时, 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委员会推动各项工作的试验田, 主要任务是在三年内探索一条模架企业转型升级之路、打造一批能够统领行业的龙头企业、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资质就位, 并引导企业开展生产、租赁、搭建一体化经营。
会议一致同意要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立由模架委员会协调, 各试点企业一把手牵头成立改革领导小组, 统筹规划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精简会议:先梳理后治理 第4篇
关于前一个主题,AMT最新出版的《别让会议控制你》一书从企业的角度,已经有了体系化而细致的分析和论述,本文重点从政府部门的角度出发,用实例来分析政府部门如何精简会议,相信对企业也会有所启发。
谈到精简会议的话题,政府部门似乎最有发言权。“文山会海”早已经是个老话题,甚至有民谣曰:“管理就是收费,干部就是开会”,可见大家对政府部门会议多、领导干部整天忙开会的负面印象之深。到底政府部门会议有多少呢?可以看一则新闻报道:
往年的3月份,机关干部忙“跑会”那是常有的事——各个领域前一年的总结表彰大会、新一年的工作部署大会,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个月份召开,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常规会议、临时会议,会议之多,不可胜数。在(海淀区上地街道副书记)李立宪的印象里,开会最频繁的时候,他的会议“档期”可以从星期一一直排到星期五。至于一天开四五个会,一个会开两三个小时,那也不是啥稀罕事。只是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罢了。(京报网,2008年4月16日)
可喜的是,近年来从国家到省市区各级领导干部都开始关注精简会议的话题,并且开始遵循“先梳理、后治理”的思路,采用多种方法来切实有效地精简会议。
先梳理
在精简会议之前,首先要进行会议的梳理,因为如果不知道有哪些会议,不了解这些会议的类别与内容,精简会议也就无从谈起。
那么如何梳理呢?对会议进行收集汇总是第一步。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关于报送2008年会议计划的通知各党委、党工委(党组),区委各部委、区直各部门:
请今年拟主办召开涉及全区性会议或本系统、跨部门会议的单位及部门,于3月20日下班前将拟召开会议的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内容、会议规格、会议规模及会议所需经费预算等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上来。
中共XX市XXX区委办公室
XX市X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1月18日
收集汇总会议之后,下一步就是对会议进行分类。分类可以有多种维度,可以按照会议的目的,比如决策会、传达会、总结会、表彰会、研讨会、培训会等,也可以按照召开和主持会议的机构与人员级次来分,比如下面的例子:
会议将实行分类管理:一类会议由省委、省政府召开。二类会议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由省直部门主办;三类会议由省直部门召开。一类会议和二类会议会期一般控制在1天半以内,三类会议会期一般控制在1天以内。各部门原则上每年只能召开一次二类会议。(《浙江严格省直机关会议管理》,2008-02-29,新华社稿件)
上述两种分类方法的意义各不相同:会议目的的不同影响会议的重要性和优先次序,同时也影响会议是否可能采取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形式。会议级次的不同影响会议的主持者、参与者,影响会议的规模、规格和费用。
后治理
在梳理会议、对会议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原则对会议进行治理:
未经计划的会尽量不开
这要求政府部门提前收集、审批和制定年度计划,并严格执行年度会议编制。未列入计划的会议必须经最高级别领导和财政部门审批方可举办。未经审批的会议,领导不参加,财政不安排经费,开支不予报销。
可不开的会尽量不开
除了涉及重大决策、需要集体决策的会议之外,严格控制召开经验交流会、研讨会、表彰会等会议的数量和规模,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尽量不开。
可不参加的人不参加
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减少领导陪会,包括各级领导。一方面控制会议级别,不必要领导参加的尽量不参加,另一方面根据会议目的明确会议的重要性和优先次序,领导选择重要性高的会议参加,重要性低的不参加或少参加,在会议之间有冲突时,优先参加重要性高的会议。下面是减少领导陪会的一个案例:
“从现在起,省直各部门召开的本系统年度工作会议,副省长一律不出席,各市的分管领导也不再参加会议。”在12月21日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上,省长李成玉言辞铿锵地宣布了上述决定。“要做到既立言、更立行!”李成玉提醒全省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措施,继续保持和发扬全省上下形成的良好工作作风。(2005年01月04日,河南报业网一大河报)
缩短会议时间
缩短会议时间有很多方法,比如减少发言人数、减少单个人发言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套话,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不设主席台。
(海淀区)缩短会议时间,一般性会议严格控制在一小时之内;破除繁文缛节,召开各类会议不再介绍与会领导,也不再设主席台(区“两会”等重要会议除外),只设主持席和发言席,主持词中不得再出现“百忙之中”、“热烈欢迎”、“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等词语。(京报网,2008年4月16日)
可远程开的远程开
精简会议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降低会议成本,包括人员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这其中人员交通成本、住宿成本往往是主要的一块,通过远程会议。比如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的形式,能够节省大量的往返时间和交通住宿费用。
宜于采用远程形式的会议,主要是各种不需要集中讨论的传达会、宣讲会、总结会、培训会。
可合并的会合并
在对会议计划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时间相近、主题相近、参加人员相近的两个或多个会议进行合并,能够有效提升会议效率、降低会议成本。下面是合并会议的一个案例:
昨天,市委宣传部召开了全市党员教育工作业务培训会、党课观摩会、宣传工作例会,这三个会议以往一般是分别召开,不但费时间、精力,而且效果不是很好。因此,市委宣传部决定,将这三个会议合并为一个,这样,会议的议程安排紧凑了,内容丰富了,时间比以往缩短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004-4-3,乐清日报)
下面我们来看综合了以上多种原则的一个案例:
日前,我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和改进公务活动的意见》,《意见》指出,除党代会、党委全委(扩大)会、人代会、政协会、纪委全会外,州委、州人民政府只召开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要求地州市党委、政府必须召开的和事关全州中心工作及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会议。以部门名义召开的会议,不邀请州领导和县市主要领导参加。
同时,按照“会期一天,讲稿三千,数会并开,传达到县”的要求,严格控制会议时间和规模。以州委、州人民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州性会议,只开到县市一级,会期不超过1天,原则上会上不再进行颁奖和签责任书。没有安排座谈交流、集中讨论等内容的全州性会议,原则上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时间控制在1小时30分钟以内。州内会议不介绍到会领导。非综合性会议和庆典性会议不设大型主席台。会议主持语和结束语不超过3分钟。各类剪彩、庆典活动,提倡领导即兴讲话。(2006-5-18,新疆巴州报社)
从精简到高效
精简会议是会议管理的第一步,如何让会议高效是会议管理的下一个议题。
社会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5篇
会议听取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就20xx年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的汇报。专题研究了目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我镇 20的工作。会议要求各成员单位要做到“三个不发生”(不发生省级以上、赴京上访事件;不发生大规模集体事件;不发生恶性刑事案件),确保我镇综治维稳工作始终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
一、强化普法宣传,注重平台建设
1、围绕全镇的中心工作,以综治维稳专题办公会为契机,采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加大普法工作的宣传力度,重点做好土地承包法、村镇规划法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努力营造全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2、整合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员单位力量,坚持大调解格局,制定以联调、联防、联勤、联治、联创为主要内容的“五联”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应急预案。对综治成员单位能够独立解决的,由其相关单位自行解决,并做好总结及时上报;对成员单位不能解决的,要向党委、政府提前报告,结合案件实际,通过多部门联席会议进行调解解决,避免单打独斗。
二、狠抓基础工作,深化平安建设
1、充分调动广大综治维稳协会成员的积极性,有效发挥三级治安防控网络作用,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2、坚持依法规范信访工作秩序,认真做好信访信息排查,建立信访台账,对疑难杂症等信访案件,要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按每季度一次进行总结和汇报。
3、持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做好长期治安防控,加大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打击力度,突出做好邪教、缉枪治爆、赌码、社区矫正、刑释解教等专项整治管控工作;加强“两室”信息收集和采录,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在重要路口设置标志带。
三、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科学治镇
1、建立健全综治维稳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创新村级、社区社会化管理办法;创新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强化矛盾纠纷调处在村(单位)调处的力度,充分发挥其调处站的作用,及时掌握第一手动态信息,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
2、加强对镇村干部的考核力度,把综治维稳工作纳入千分制考核;各成员单位以事核资,结合年终考核,确定经费标准,原则上经费标准不低于去年。
社区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6篇
园长办公室 记录人 向冬芳
综合治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园长施海燕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在讲 话中,施海燕讲到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园综治工作水平,强化 责任意识,保障全体师生人身财产安全,进而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大好 局面,促进幼儿园的和谐发展。并从成立学校综合治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 意义、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我园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各处室如 何切实抓好防火、防盗、防校园伤害事件等方面做出了具体安排,为学校下 一步综合治理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 会议首先强调了对我园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会议就学校 目前在防火、防盗、防校园伤害事件、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求。 同时提出: 年幼儿园综合治理安全工作的重 点是注重消防安全, 校车安全, 食品安全以及预防校园突发伤害事件的发生。
会 议 议 程 及 内 容
综合治理工作会议记录 第7篇
综治和创建工作会议
会议时间:3月1日 会议地点:一委会议室 参加人员:xxxxxxxxxxxxx 会议主题:新年开始的社区综治工作安排
会议内容:党支部书记提出要求:新年伊始,对于辖区内的防火消防安全进行排查,天气寒冷,注意隐患。对于辖区内可能会引起火灾漏电等细节进行整改和检查。注意防盗安全,对于防盗、防火设备检修。责任落实到个人,仔细留意细节。为把社区管理综合治理和创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工作做好做实,调动广大社区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单位综合和平安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有关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社区创建工作要求和考核方案,研究成立综合治理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xxxx 党支部书记
成员:xxx 居委会主任 xxx 党支部书记助理 xxx 居委会女工主任 xxx 治安员
2013年一委综治领导小组专题研究
综治和创建工作会议
会议时间:5月3日 会议地点:一委会议室
参加人员:xxx、xxx、xxx、xxx、王堃
会议主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开展情况
会议内容:为了更好地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浓厚工作氛围,进一步推进“平安社区”建设。4月份,一委广泛开展了以“和谐平安社区”为主题的综治宣传月活动,此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活动期间,一委党支部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黑板报、墙报、挂图、标语、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群众性活动,不少活动形式新颖、富有特色、效果明显。此次活动,集团共宣传了6项重点内容,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开展普法讲座1次,张贴标语10余条,悬挂横幅2条,制作板报1期。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辖区内迅速掀起综治宣传活动高潮,氛围甚浓,形成了浩大的正确舆论力量。
2013年一委综治领导小组专题研究
综治和创建工作会议
会议时间:6月20日 会议地点:一委会议室
参加人员:xxx、xxx、xxx、xxx、王堃 会议主题: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准备情况
会议内容:根据农场综治办有关邪教组织非法活动指示精神,一委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为主题的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狠抓了“宣传、培训、学习、讨论、督查”五个环节,收到了良好的实效。反邪教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让干部群众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邪教的本质及其危害性,从而进一步远离邪教,做到自觉抵制邪教。因此,其关键在于宣传。一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一是书写宣传标语,时刻提醒广大干部群众,不要上邪教的当,共书写宣传标语幅15幅;二是通过张贴宣传画,强化宣传邪教的表现,教育干部群众要“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让干部群众认识到邪教的本质;三是召开准提会议,对邪教特征、表现、危害等进行立体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自觉抵制邪教的能力。
2013年一委综治领导小组专题研究
综治和创建工作会议
会议时间:7月13日 会议地点:一委会议室
参加人员:xxx、xxx、xxx、xxx、王堃 会议主题:关于做好夏季高温安全防范工作
会议内容:为做好当前高温天气条件下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发生中暑事故,保障环卫工人人身安全和健康,经研究决定实施以下措施:一是合理调整工作时间,通过早上班晚下班避开午间高温时段,让保洁工人午间得到充足的纳凉休息时间。二是特别关注年龄较大和体质较弱的保洁人员,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安排休息。三是要及时掌握高温天气信息,提前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完善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做好应急响应,集中保洁人员共同学习防暑小常识及中暑后的处理方法,防止高温中暑情况发生。
同时,要加强应急职守,确保信息畅通,如遇突发事件,要及时向上级报告以便妥善处置,并按照规定程序及时上报。
2013年一委综治领导小组专题研究
综治和创建工作会议
会议时间:9月6日 会议地点:一委会议室
参加人员:xxx、xxx、xxx、xxx、王堃 会议主题:关于做好社区安全检查工作。
会议内容:下半开始,对于辖区内的防火消防安全进行 系统排查,天气将渐渐转冷,注意隐患。对于商户、居民家中 可能会引起火灾漏电等细节进行整改和检查。注意防盗安全,对于防盗、防火设备检修。责任落实到个人,仔细留意细刃。中秋国庆期间安排值班表,提高值班人员的责任心。主动留意,不要被动应对。对于灭火器等消防设各进行检查是否过期,是 否存在质量问题。对于车棚、卫生间等区域注意防盗、防火。对于辖区内存在的安全问题,报修问题要及时处理,消除一切隐患。对于门卫制度的严格管理,对于校外访客登记要落实,不能松懈。
2013年一委综治领导小组专题研究
综治和创建工作会议
会议时间:11月20日 会议地点:一委会议室
参加人员:xxx、xxx、xxx、xxx、王堃 会议主题:关于做好辖区冬季消防工作。
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8篇
一、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激发地方高校活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高等教育以及担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核心使命的大学, 更需要通过全面而深刻的综合改革以提升高等教育的水平和大学办学治校的效率。而时下我们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选择。如何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苏州大学周川教授提出, 在通过自上而下路径暂时无望实现的情况下, 应走自下而上路径, 以大学里的二级基层组织学院 (学系) 为改革突破口, 通过改革学院的治理结构, 建设“现代学院制度”, 从而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奠定基础、提供动力、树立标杆。他认为, 当前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学院决策机构人员构成, 增加教授代表比例, 改变单一的任命制以组织考察和教授表决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学院院长, 赋予院学术委员会及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应的权力等方式来改革学院治理结构。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需要加大对地方高校的关注。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激发基层创新活力, 对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背景, 华中科技大学张应强教授从政府、市场、高校三个方面论述了应通过何种机制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进而指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对高等教育结构及大学教育理念可能产生的影响。他认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实现师资队伍向双师型教师队伍转型;二是如何实现校企深度合作问题。那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否可能达到政策目标呢?他认为地方高校若走过去的发展老路, 可能难以走出发展困境, 更不可能从根本上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而发展本科高职教育, 完善我国高职教育体系则可能是一条较好的发展路径。地方高校的转型应遵循自愿原则, 解决转型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国学制系统的改革。
绍兴文理学院魏小琳教授以地方高校为研究基点, 分析了传统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的局限性, 并介绍了其所在学校在改革实践中, 探索建构了“校—院—学科组织”三级组织两级管理的组织结构, 从而做实学科组织;建立了基于学科的本科教学管理新范式, 将“专业管理”转变为“课程管理”;改革校内管理机制, 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学术管理制度。她提出, 要完善组织机制, 要深化教师对学科、专业本质的认识, 要培养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 要处理好学院和学科组织的管理关系。
二、提升高校现代化治理能力, 加强高校管理体制建设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 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础。浙江师范大学眭依凡教授认为, 大学作为负有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使命, 既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又要守持大学基本属性及其规律的复杂组织, 如何自觉提高治理能力并且构建科学的治理体系, 这既是大学必须具备的理性, 也是大学进行综合改革、提高办学治校育人效率必须的选择。他从厘清“治理”和“善治”的概念入手, 进而提出“大学善治”的理念。他指出, 大学善治是基于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之组织属性和使命, 旨在遵循大学规律, 提高大学办学治校育人的质量, 注重大学改革发展的整体性、长远性、可持续性及其效率的内部治理结构, 是大学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治校、文化治校的综合治理模式。最后, 他提出应从大学理念、大学定位及远景目标、组织架构、制度供给、资源保障五个方面构建大学善治的结构。
北京师范大学王英杰教授针对我国高校目前管理不断强化, 领导日趋衰减的现状, 提出了“大学的领导与管理孰重孰轻”这一发人深思的命题。他结合世界一流大学校长治校事例, 从工作和性格特征两个方面对管理和领导的内涵进行了比较分析, 进而提出“当代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学领袖”的质疑。王英杰教授认为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时代的局限性;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三是中国当代大学制度的羁绊。他认为我们的大学目前缺失的是大学领袖的大智慧, 从大学的组织特征来看, 大学需要多一点领导, 少一点管理。“管理者是石头, 领袖是火。”我们的大学领导要做好的管理者、好的领袖, 就必须在领导和管理之间建立平衡, 要有一个大的图景, 并能把握住时代的机遇, 而不能把自己仅仅看成一个管理者, 而要把自己视为一个学术领袖, 并从这样的高度来发现和把握学校的发展机遇, 来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 来认识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四川理工学院汪明义教授从当前高校存在的问题出发, 认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使有限的资源极度分散, 从而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大学办学效率。基于这个观点, 他借鉴美国州立大学系统制度, 提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组织变革的有效路径之一, 便是建立“片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他指出, “片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可以整合高校片区资源, 片区党委对片区内高校的校长应有考核权。这一举措有利于发挥整体高效协调地方政府关系的作用。
三、提高大学办学效率, 实现特色化办学
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的阶段, 然而, 却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事业。在现实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 如何让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 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这是当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华南师范大学卢晓中教授指出, 源于“闲逸好奇”的传统和高校效率的模糊性, 不讲究、不追求效率一直困扰着高校的领导者, 也为社会所诟病。而现代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现代社会组织, 办学效率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他认为,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在于简政放权,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而高校自主权扩大的重要目的之一, 即提高办学效率。他分析了高校自主权两种意蕴的认识一致与现实冲突, 进而提出这一重要目的的实现需要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只有重视高校效率, 树立正确的效率观, 尊重大学规律, 重视大学文化建设, 才能真正提高大学办学效率。
效率离不开评估。在如今这样一个“大学排行榜时代”, 针对高校里普遍存在“以经费论英雄”、“一切向‘I’ (各种论文引用率) 看齐”的现象, 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认为, 大学排行榜诱使各大学都朝一种模式发展, 减弱大学办出特色的动力, 导致大学办学逐渐趋同。尽管大学的规模与办学效率密切相关, 但衡量大学效率高低的不仅仅是数据和名次, 是否很好实现了大学的使命更是办学效率的重要体现。基于此, 刘海峰教授以当下网络热议的美国“牛仔”高校———深泉学院为例, 强调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他指出, 过去我们所提倡的“培养劳动观念”、“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不怕脏, 不怕累”等理念已离中国大学生越来越远。最后他指出:“守望传统, 贵在坚持”, 中国大学应走向多样化、特色化, 避免“大而全”的趋同化。
四、关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中心任务, 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出发点, 也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目标。北京大学鲍威副教授介绍了高校学生学业成就与发展评估的全球趋势, 并以北大“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项目研究成果为例, 从“高等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增值效应”这一新视角考察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效。她指出, 该项目研究建构了监测和评估院校人才培养的“投入—教与学的过程—产出”全过程综合性、多系列测量工具体系, 以此分析“高校教学课程—学生参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联性, 探究高等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影响机制。通过研究, 她认为在评估高校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时需要摆脱单一的学业评价维度, 进一步扩充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 将核心能力和公民意识的发展纳入评价维度;需要充分关注间接投入对学生学业成就的促进效应;需要构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业参与的有效机制。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则是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的质量, 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针对目前很多高校没有把教学质量保障重心聚焦教学过程, 从而导致实际教学效果非常有限的情况, 上海师大高耀明教授提出应在我国推行课程实施大纲, 将其作为提升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和加强教学规范化建设的基本措施。他认为课程实施大纲之所以具有教学质量保障功能, 取决于它如下的特点:既是约束师生教与学的规范, 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南, 更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 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多少, 与现有的教师评价制度密不可分。温州医科大学高教所周健民所长认为, 教育教学评价是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因此教育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发展是高校综合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他认为, 大学综合评价应注重大学的人才培养使命, 关注文化, 注重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的情感态度, 实行按类评价;课堂有效教学评价应推进发展性、形成性学生评价, 同时推进发展性教师评价, 以推动课堂教学逐步朝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人才培养模式评价应积极实施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文化交融系统评价模式, 关注教育过程中一切有价值方面的评价。
五、建立高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 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师资是学校的核心资源, 建立合理的高校教师流动机制, 优化教师资源结构, 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这是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也是提高大学办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对于我国高校教师的流动状况, 北京师范大学周海涛教授认为存在着“平者不能出, 新人不易进, 能者不平衡, 流动不正常”等问题, 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障碍在于权责认识不清, 制度建设不足, 手段方法单一, 绩效管理不够。为此, 他提出要通过深化教师流动的权责认识, 加快不同社会保险制度并轨的改革步伐, 建立承认高校教师职业贡献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制度, 加快高校社会保障改革的资金扶持力度, 加强合理流动的配套制度建设, 丰富流动方式与手段, 建立健全绩效管理体系等措施, 以根本改变高校教师流动乏力的现状。他认为, 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 能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效率, 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加速器”之一。
浙江师范大学鲍嵘教授以两岸教师法比较为视角, 分析了大陆教育法治迟滞的原因。她认为教师法的颁行是对教师政治地位与法律地位的双重确认, 是对教师权益的法制化保障, 具有重大社会进步意义。但在教育法治迟滞发展的背景下, 大陆立法技术与立法精神的积淀不足, 教师法在教师专业权力义务上不够明晰, 对作为影响教师发展重要因素的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力缺少规制, 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国家权力本位与行政部门权力本位, 减损了教师法为教师专业发展赋权增能之功效, 影响到教师普遍而基本的专业发展权利。
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9篇
视频会议真正的普及并不是视频会议系统放低身段进入千家万户,而是人们通过生活中最基本的工具实现视频会议的功能。前不久,QQ的一次升级带来了多人音视频会议功能,讨论组支持多人语音、视频及屏幕分享。随着网络带宽的升级,高清摄像头成为便携设备的标准配置,QQ作为跨平台的即时通讯软件,具备了简单的视频会议功能,这也是泛视频会议时代最明显的特征。
如果以QQ作为案例来理解“泛”的含义,不难联想到当下流行的词汇——互联网思维,因为这是基于QQ这一强大平台的业务,有客户体验的连续性,而且是免费的。不过,传统的视频会议厂商尚不需要担心,因为QQ是面向广大网民的即时通讯工具,虽然它可以在一些简单的应用场景中代替视频会议,但它还不是真正的视频会议系统。事实上,企业统一通信系统已经包含了即时通讯软件,而且在业务融合、业务可靠以及安全等方面达到更高的标准。软件视频会议(云视频会议)系统,从设计之初便是针对企业级通信需求的而来的,这和以娱乐为出发点的QQ有本质的区别。对于客户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多方视频通话功能,更看重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泛”的另一个含义是视频会议应用的多元化,教育、医疗行业的应用已是老生常谈,而华为全景智真用于海底捞餐饮,IMAX智真用于政府会商调度则让人耳目一新,视频会议应用从而变得更加广泛。
泛视频会议真正考验视频会议厂商的创新能力、服务水平、开放程度以及集合产业链上下游的能力。云计算时代,视频会议厂商的软、硬之分已不重要,因为核心的MCU通过虚拟化来实现了。在这个背景下,视频会议系统供应商(服务商)的综合能力成为客户选择的核心考量。
从榜单不难看出,高端视频会议产品都来自综合技术能力排名靠前的厂商,这是因为视频会议是一个技术集中、体验直观的产品,要求厂商在图像、声音、网络传输等技术领域有较深的积累。高端视频会议以“*真”为代表,例如排名三甲的思科、宝利通和华为各自拥有自己的“*真”:思科的网真,宝利通的远真,华为的智真。这些厂商的产品战略方向也代表了视频会议的前沿和发展。
具体来看,思科目前推行统一视频会议解决方案,强化视频会议应用所需的可靠、广泛、易于管理的网络基础设施。宝利通更注重应用场景,Polycom RealPresence视频解决方案强调多重场景的协作扩展。华为坚持“云、管、端”战略,提供全面、开放的视频通信能力。
思科统一视频会议产品能为 SCCP 视频电话及 SIP 端点和多媒体应用提供视频会议功能。思科一体化应用Cisco Unified Videoconferencing Manager能够帮助各机构容易地建立和控制思科统一视频会议,还能帮助各机构配置、管理和监控视频会议网络组件。思科统一视频会议包括IP电话、智能桌面终端、协作室终端、沉浸式网真以及各种软件客户端,能够实现即兴开会、全面管理以及高扩展性。
宝利通Polycom RealPresence 视频解决方案适用于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和桌面设备的视频协作平台到群组视频系统及全景式剧院场所。同时,Polycom RealPresence 平台是通用视频协作的 UC 基础设施,将分散的通信系统孤岛转变为无缝协作文化。
华为在光学、图像编解码、网络质量感知等方面的优势,造就了有很强竞争力的视频会议产品。例如在华为全景智真中应用共光心全景镜头得到无缝全景图像,应用“Video Motion Enhancement(VME)+H.264 HighProfile(HP)”的双核处理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清数据的低带宽传输。华为视讯在去年拿到了中国区市场第一的位置,这也是市场对华为技术的充分肯定。
软件视频会议厂商则早早地拥抱云计算,面向所有人提供视频会议SaaS服务,以快速部署、按需付费的模式获得人们的青睐,代表厂商有全时、263、威立方等等。
视频会议系统未来的发展,除了视频向高清化发展外,在使用功能上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演进,例如华为全景智真等全景会议系统拥有的听声辨位技术,可以通过立体声自然地呈现发言人的位置,如同真实的面对面沟通效果;例如宝利通的语音定位和图像识别技术,能够自动寻找发言人并给予特写,实现真实自然的会议沟通。
人们的沟通需求在变化,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沟通的场景已经不限于传统的会议室。所以,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终将冲破地理位置的局限,实现随时随地的会议接入。所以,不论是软件视频会议厂商还是硬件厂商,都在实施“云+端”的发展战略,借助丰富的移动终端承载视频会议业务。
新技术的发展也在影响视频会议带来新契机,例如穿戴式设备,一旦走向成熟,视频会议的终端形态将会更加丰富。如果将来智能手表、Google Glass一类的设备能够普及,高速移动网络实现无缝覆盖,那么“永不下线”的视频会议也不再只是科幻场景了。
序号厂商明星产品得分
1思科思科网真 TX9000 系列9.2
2宝利通RealPresence Immersive9.1
3华为HUAWEI TP3200系列全景智真9.1
4中兴TrueSee“幻真”TPS3308.9
5AvayaAvaya 1000系列8.8
6索尼PCS-XG100C8.5
nlc202309041744
7华平GT800高清视讯终端8.2
8H3CH3C ME80008.1
9全时全时云会议8.1
10爱斯乐AETHRA MCU -248.0
11松下AW-HE50HMC8.0
12日立VZ-HD3650HC7.9
13263263网络视频会议7.8
14威立方威立方(V-CUBE)视频会议系统7.8
15RADVISIONSCOPIA XT50007.8
16科达KDV8000H7.7
17迪威视讯FOCUS38007.6
18腾博TANDBERG Edge 95MXP7.5
19WebExWebEx Meeting Center7.5
20飞视美FM580-HD7.5
21星澜科技XView CS90007.5
22红杉树红杉树网络视频会议系统7.5
23视维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专业版V7.07.4
24好视通好视通云会议7.4
25PPMEETPPMEET视频会议系统7.4
26网动A8 智慧云视讯平台7.3
27视高视高云会议7.3
28高百特高百特网络视频会议系统7.3
29展示互动Gensee 多媒体互动网络直播系统7.3
30V2V2 Conference7.3
序号厂商明星产品得分
31SAMCENSCS-8000E7.2
32华腾HDCON至真系统TPS30067.2
33好会议好会议视频会议系统7.2
34海盟HMH-1820-G系列7.2
35摩云视讯致胜TrueSens HD100S7.2
36ANYVANYV 1080HD高清终端7.2
37瑞视恒通高清视频会议终端 TH-5007.2
38LiveUCLive UC视频会议系统(云会议)7.1
39随瑞随瑞视频云7.1
40365Meeting365Meeting网络多功能会堂7.0
41IOMeeting赛速 IOMeeting7.0
42UBIMeetingUBI燜lash网页视频会议系统7.0
43VidyoVidyoRouter7.0
44美时通MST CS5000D7.0
45LUC路特斯视频会议系统7.0
46PoloMeetingPoloMeeting视频会议软件7.0
47天地阳光VT71007.0
48紫南ISU89007.0
49LifesizeLifeSize Unity 507.0
50AVerCommHD-50007.0
51ChevlenMST CS5000M6.9
52莱湾莱湾视频会议6.9
53方位通讯Fanvil D9006.9
54奥威亚AVA网络视频软件6.9
55威方信科EC20006.9
56超然科技超越VX系列6.9
57捷视飞通MCV8000燯CM6.9
58汉锐HR-9509D/S6.9
59会畅会畅视频会议6.8
60金虎Kinghoo MCS6.8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10篇
时间:3月17日
地点:局二楼会议室
主持:xxx
参会人员: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
记录人:xxx
内容:
xxx局长传达了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分析了当前我局社会治安形势,并就以加强社会建设、加快社会管理创新为重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新的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今年,我局紧紧围绕全县赶超发展大局,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社会稳定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总体来看,全县综治工作呈现出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推进有序、赶超竞争的良好势头。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11篇
马xx指出,近年来,深圳市政法综治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大力整治突出问题,平安深圳建设取得新成效。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深圳为目标,以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导向,以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基础,坚持联动融合、多方共治,坚持法治引领、依法决策,坚持精细管理、科技创新,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推进平安深圳建设,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xx在会上讲话。他说,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要大胆创新、综合施策,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四化”水平:要更加注重多元共治,推动社会治理社会化,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努力实现社会共治、社会善治;更加注重用好法律手段,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发挥好法治在矛盾源头预防、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矛盾纠纷、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加注重科技创新驱动,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和大数据在深圳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专业化,切实提高驾驭复杂局势的本领。此外,在做好全年政法综治工作冲刺收官的同时,要认真做好迎接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对深圳市综治考评的准备工作。
李xx表示,年终岁末往往是刑事犯罪、矛盾纠纷和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期。各级政法机关和综治部门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坚决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有力防范打击违法犯罪。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12篇
地点:局会议室
主持人:**副局长
参加人员:综合治理小组全体成员
内容:深入开展矛盾纠纷调查调解工作
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13篇
就做好教育综合安全工作, 朱清孟在发言中提出“五个坚持”:竖持以强化安全底线思维、红线意识为核心, 切实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为导向, 着力抓好安全教育;坚持以消除安全隐患为目标, 全面开展排查整改;坚持以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为重点, 筑牢安全防护网络:坚持以严格责任、严肃追究为常态, 认真落实安全贵任制。
围绕提升教育安全治理水平, 做好教育系统安全工作, 徐济超提出三点意见:一要切实强化教育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我省教育安全任务繁重, 教育安全问题的现实让人忧心和焦虑, 要按照要求, 在教育安全工作中先行一步, 大力提升安全治理体系的水平和能力, 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二要扎实做好教育安全重点工作。要强化责任体系, 加强规范化治理, 多渠道加强师生安全教育, 抓好食品安全、学生溺水防范、校园周边安全、校午安全、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和危化品安全以及高考安全等安全事故易发多发关键领域的专项治理, 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同时要切实加强校舍安全工作, 保障高校的稳定安全。三要强化教育系统安全保障。要夯实安全工作基础, 加强队伍建设, 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制度保障;强化考核督查问责, 完善考评机制和督导机制, 明确安全责任体系, 出问题要严厉追责;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广泛开展教育安全宣传, 让教育安全的防范和治理成为一种广泛自觉的社会行为。
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14篇
会议指出,实行农业综合执法是国家和省根据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农业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健全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农业部《关于印发关于继续推进农业综合执法试点工作的意见》(农政发【2004】4号)要求:“争取3~5年内基本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形成一支素质过硬、廉洁公正、作风优良、反应快速的专职农业执法队伍。”2005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搞好农业综合执法。”2010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提出:“推行农业综合执法”。特别是2010年省委1号文件明确要求:“推进农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到2011年,县(市)全部实行农业综合执法。”2011年省政府12号文件再次明确:“深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今年年底前市县两级完成建设任务。”国务院今年4月10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意见》(国发【2011】8号)提出:“全面推进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可以看出,实行农业综合执法,绝不是哪个机构或哪个人的主张,是国家和省根据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做出的重要决策,是中央到省一以贯之的重要决定和部署。各地要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实行农业综合执法的文件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以积极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
会议明确,推行农业综合执法要以十七大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行政方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以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和构筑长效监管机制为重点,以改革创新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方式为突破口,以履行法律职责为己任,以整治规范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线,以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安全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会议提出,我省推行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基本目标:一是建立健全县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到今年9月底,全省各县市全部实行农业综合执法。二是建设一支素质过硬、廉洁公正、作风优良、反应快速的专职执法队伍,担负起农业主要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责。三是加强推进农业综合执法的制度建设,形成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农业执法机制。四是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监督制度。五是完善农业综合执法基础设施,执法装备和手段得到改善。
会议明确,全省推行农业综合执法:一是要整合农业执法职能。实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主要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将分散在农业部门所辖事业单位的行政处罚权集中统一行使。凡法律、法规明确执法主体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统一由各级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行使。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后,原有机构停止行使行政处罚权,继续行使的,其行政处罚行为一律无效,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应予撤销。成立后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与经营服务彻底分离,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参与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二要是设置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农业执法机构设置,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程序,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要做到机构职能符合执法的基本要求,机构编制适应执法工作的基本需要,执法经费有稳定渠道和切实保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相分离原则,县级要对现有的农业执法机构、人员和职能等进行整合,以一个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执法机构为依托,成立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可以实行一个机构加挂多个牌子,承担具体执法职能。根据规范统一原则,县级机构名称可以称“农业执法大队”,市级机构名称可以称“农业执法支队”。法制工作机构与综合执法机构可以合署办公。对报编制部门批准有困难的,可由农业局在机构内部先行设置,承担本县市的农业执法职责,条件成熟后再争取编制部门批准成立。按照行政执法主体化原则,农业局先行设置的综合执法机构,以局法制机构为依托设置,机构性质为农业局内设临时机构,名称可叫县(市)农业局农业综合执法办公室,由农业局正式发文设置。成立后的农业综合执法办公室承担本级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执法职能,集中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为了利于开展工作,综合执法办公室的人员可由局法制机构人员和从原委托执法单位中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从原委托执法单位中抽调的人员,其工作编制、人事关系、工资关系、工作待遇等均在原单位保持不变。为便于协调工作,农业综合执法办公室的负责人,可由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副职兼任。三是要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建设。要严格执法人员的选拔标准,注重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使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在知识结构的搭配趋于合理。执法人员必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较强的工作能力、事业心及责任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公正廉洁、严格执法,关心群众、业务精通,行为规范。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办案水平,做到依法办事,公正执法。对不适应执法工作的,要及时调离执法岗位。
会议强调,实行农业综合执法是农业行政执法体制的一项改革,涉及到职能和人员调整,必须要由各级农业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认真负起责任,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要求,研究解决综合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抓好这项有利于强化农业部门职能、有利于保护农民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把加强农业执法作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抓好、抓实,确保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工作顺利、有序、扎实开展。要积极争取支持。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需要多方支持。各级农业部门特别是还没有设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县市,要对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设置、职能界定、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与当地人事、编制、财政等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推动联合出台相关文件,为综合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环境。要加强工作督导。市州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的指导,深入基层开展执法调研,及时了解执法工作中特别是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有关问题的有效解决。
会议还实地考察参观了榆树市农业综合执法监察大队。榆树市农业综合执法监察大队在办公楼建设,大队的中队科(室)配置设施,工作职责、办公程序、会议、培训、检查、案件等工作资料的积累整理,队员的工作面貌和精神状态等方面,给参观者以形象直观的印象,对各县(市)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