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的小故事(精选6篇)
富兰克林的小故事 第1篇
富兰克林的故事
富兰克林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和作家。他因发明避雷针而被赞许为“制服天上雷电的人”,因参与推翻英王乔治三世对北美的殖民统治,而被称颂为“夺下暴君权杖的人”。
但是,伟人也有同平民一样受骗上当的时候。
1776年,富兰克林受命作为美国全权代表出使巴黎,劝说法国支持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并同法国进行缔结同盟的谈判。当时他有个秘书,名叫班克洛夫特。
班克洛夫特骨子里是个效忠英王的托利党人,在富兰克林面前却处处标榜革命,表现得比任何人都忠实于美国的独立事业。他最后赢得了富兰克林的完全信任。
班克洛夫特利用自我职务上的便利条件,经常把美法会谈的秘密资料和谈判方案偷偷地向英国政府报告。有时,他把秘密情报装在一只小瓶子里封好,藏在巴黎一座皇宫花园内的树洞里,然后由英国特工人员取走。有时,他亲自去伦敦汇报,并领取指示和资金。往返路费当然都由美国的全权代表出,因为他的花言巧语使富兰克林相信,他能从伦敦搞到对美国有用的情报。他每次都带回不少情报,但全是“冒牌货”。
为了不使班克洛夫特受到怀疑,英国以前逮捕和关押过他。这出“苦肉计”表演得很精彩,使富兰克林更加坚信这个伪君子是位忠心耿耿、献身美国革命事业的勇士。之后,当人们把班克洛夫特的通敌证据送到富兰克林手上时,他还觉得这事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这正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智者之失往往更值得人们回味。
富兰克林的小故事 第2篇
动物王国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有小熊,小蜜蜂,小蜻蜓等等。
小熊是所有动物里最爱学习的动物,他很少到外面和其他小伙伴玩耍,他最喜欢的就是一个人在家抱着一本他自己喜欢的书不停的翻看着,所以小熊也成了动物王国里最有学问的动物了。
秋天来了,外面大树的树叶渐渐变黄了,一片又一片的飘落了下来,黄黄的树叶飘落到地上,就像给大地镀了一层金。美丽极了。
这时,动物们都兴高采烈的到野外观赏着秋景,他们在草丛里追赶着,做着他们好玩的游戏。
几只小蜜蜂“嗡嗡”飞来了,“跟我一起去采蜜跳舞吧!”小蜜蜂向小熊发出了邀请。
“不,我还要读书呢!”小熊抬头看看小蜜蜂,微笑着拒绝了。
一只小蜻蜓飞来了,“走,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吧!就让我们一起去水边玩吧!”
小蜻蜓刚说完,小熊就客气地说:“谢谢你,我还要读书呢!还是你们玩吧!”
这时,一头小象走来了:“小熊,你怎么不和我们一起来玩呢?你在看什么书呢?”小熊回答:“我在看《三国演义》,这本书可有意思了。”小象说:“那你能给我讲讲里面的故事吗?我近来眼睛不太好,读不了书。《三国演义》我也看过,是挺有意思,可是我没有看多少眼睛就不能再看了。我心里正着急呢!”
“好啊,好啊!你以后什么时候想听,什么时候就可以来找我,我都会讲给你听。但有一点啊,那就是我冬眠的时候可别来找我啊!”小熊“哈哈”一笑,玩笑般的说完,就开始给小象讲了起来:“那次张飞在长坂坡,赵云单枪匹马冲进曹营,为营救刘备的家眷,在曹营里左冲右突,犹入无人之境。眨眼间,他斩杀曹军大将五十余员,令曹操叹服不已……”
小象听得入了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狗来了,小猫来了,小燕子来了,小蜗牛也来了,大家都围在小熊的身旁,听啊,听啊!
汉字的小故事 第3篇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 皇帝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 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 皇帝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 这时, 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员说,他有退兵之计, 皇帝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 “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 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 ” 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 ”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 ”说着,提笔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 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 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二
曌(zhào)
布鲁克林的小时光 第4篇
客厅一侧的书桌底下有一个活动床席,当要使用时,只需打开书桌下的柜子,将床垫取出并平铺即可。这个巧妙的主意是由业主提出的,如果有客人要来家里住一两个晚上,这张活动床席就能派上用场。这是一种叫作“shikibuton”的日式床席,设计师还专门请工匠为其量身定制了一个储藏柜,平常可将其卷进柜子里,业主便可在此办公。
业主的爱宠也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考量。例如,走廊边上有一个装有黑板的酒柜,其底部嵌入了几个专门为狗狗设计的碗。此外,酒柜旁的厨房中岛台采用了可移动的设计,当业主想在家举行派对时,便可将中岛台移到酒柜旁,腾出位置来进行活动。
屋子里的大部分家具都是专门定制的,例如个性化的餐桌是由当地的Parts and Labor工厂打造的,他们的工艺杰出,老板又正好是本案业主的朋友,所以设计团队请他们制作了许多家具,其中包括楼梯下面的柜子、媒体设备架和厨房中岛台。General Assembly还与Parts and Labor共同打造了酒柜、电视桌等家具。而沙发、地毯和床具等家具则由业主自己挑选,也体现出了业主的不俗品味。
门的细节设计不乏亮点,例如浴室的门与贴了墙纸的走廊墙壁“融为一体”,不细心看可能就发现不了这道门,统一的图案与色彩让走廊一侧富有了和谐而独特的气息。卧室和工作室之间由大面的铰链门隔开,当业主想拓宽卧室空间时便可将这道门打开;当他们要专心工作时,便可将这道门关闭。
党的小故事 第5篇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为系统地编译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上海建立了人民出版社,由李达负责。我国近代的出版机构,多称“书社”、“印书馆”等,该社首次使用“出版社”名称。
《新青年》第九卷第五号曾登载《人民出版社通告》,阐明其宗旨和任务:“近年来新主义新学说盛行,研究的人渐渐多了,本社同仁为供给此项要求起见,特刊行各种重要书籍,以资同志诸君之研究。本社出版品的性质,在指示新潮的趋向,测定潮势的迟速,一面为信仰不坚者祛除根本上的疑惑,一面和海内外同志图谋精神上的团结。各书或编或译,都经严加选择,内容务必确实,文章务求畅达,这一点同仁相信必能满足读者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出版社社址与中共“二大”会址为同一处。1958年,李达专程到上海协助寻访重要的革命旧址,指认成都北路(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为自己昔日的寓所,随后中共“二大”会址得到了有关部门确定,早期人民出版社社址也被堪实。
【党史小故事】
【为什么走完长征的人都能入党?】
会宁和将台堡会师是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长征胜利后,中共中央决定,在“猛烈宽大红军”的同时也要迅速发展党员。为此,原来的共青团员全部转党,暂时结束共青团而建立“抗日民族解放队”之类群众性团体,以团结更多的青年。
万里长征是对每个指战员最好的考验。在征途着,党员骨干总是冲锋在前。据概括统计,虽然当时党员在部队中的比例只占约三分之一,牺牲比例却在一半以上。长征成为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动摇和投机分子根本坚持不下来,这 种严峻环境的考验也为发展党员创造了特殊条件。
中共中央到达陕北时,毛泽东、周恩来便提出经过长征考验的指战员均可入党,而且“凡属经过长征的分子,一律免除候补期”。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这一政策扩大到各个方面军。
【党史小故事】
【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央机构几经变化。20世纪30年代,中央设立书记处;1966年8月,中央书记处停止工作;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时,又恢复了中央书记处。那么,中央书记处事怎样产生的呢?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人员少,事务少,中央只设由3人组成的中央局,负责人称为书记。1927年4月,中共五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到五万多人,成为群众性的大党。中央机关只有中央局已不足以有效的领导全党。在代表大会上,第一次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总书记,将决策机关与负责日常工作的机关第一次分为两个机构。政治局是决策机关,常委处理日常工作。总书记是常委之一,即领导决策机关也领导负责日常工作机关。
1933年初,党中央迁入江西苏区。当时全国各苏区发展到十几块,红军达30万人,党员达30万人。仅一个总书记难以领导这样一个大党,中央书记处应运而生。
中央书记处成立的确切时间,现在已无据可考。中央红军长征离开中央苏区时,因将装文件的担子挑错了,中共中央的会议记录、中共中央向共产国际的报告,都留在苏区,后被烧毁,并留片纸。
【党史小故事】
【“五百里井冈”的准确含义】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80多年后的今天,井冈山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接待了一批批实地探寻“井冈山精神”的游客。许多人经历了井冈山红色之旅后,在体会文章中感慨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巍巍五百里井冈„„”其实,“五百里井冈”用在这里并不准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非“五百里井冈”,“五百里井冈”确切的应该是指“井冈山军事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地处江西、湖南两省之交的罗霄山脉中段,红色区域主体包括六县一山(六县是指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湖南的县、茶陵,一山是指井冈山),鼎盛时期面积达7200平方公里。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同志以井冈山前委书记的身份,向中央写了报告,这篇报告后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第四篇文章《井冈山的斗争》,文章在“军事问题”一部分写到:“军事根据地:第一个根据地是井冈山,介在宁冈、县、遂川、永新四县之交。北麓是宁冈的茅坪,南麓是遂川的黄坳,两地相隔九十里。东麓是永新的拿山,西麓是
县的水口,两地相隔百八十里。四周从拿山起经龙源口(以上永新)、新城、茅坪、大陇(以上宁冈)、十都、水口、下村(以上
县)、营盘吁、戴家铺、大汾、堆子前、黄坳、五斗江、车坳(以上遂川)到拿山,共计五百五十里。”
由此可见,毛泽东把“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界定为“五百里井冈”,“ 五百里井冈”也由此得名。
【党史小故事】
【新中国第一份外交文件】
开国大典当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将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并随附公函送达各国政府。周恩来的公函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已在本日发表了公告。我现在将这个公告随函送达阁下,希为转交贵国政府。我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是需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周恩来1949年10月1日于北京将《公告》及随函送达各国在北京的旧领事馆领事;凡在北京无领事馆,而在南京有大使馆或公使馆者,则送达南京各旧大使馆或公使馆。周恩来说,这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个外交文件,也是通过使领事馆向外国政府发出的第一个照会。与此同时,新华广播电台的强大电波,载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飞向“十月革命”的故乡,太平洋遥远彼岸„„苏联当即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宣布中苏两国建交,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民主共和国等一批人民民主国家,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相继同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党史小故事】
【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
石刻标语是红四方面军宣传思想工作的一大创举。在全国第二大苏区首府四川省通江县,至今还完整保存着1300多幅红军时代的石刻标语,其中以“赤化全川”最著名。
“赤化全川”位于通江县沙溪乡左侧红云岩上,岩顶部可有“赤化全川”四个大字,字高5.5米,宽4.7米,笔画深0.35米,宽0.7米,里面可卧一个人,字间距为7.1米,字迹工整,笔力有劲。1937年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鉴字队选此高岩,由当地一张姓教师写了“赤化全川”四个大字,3月开工,7月刻成。
1935年红军离开通江北上以后,当地恶霸地主以12石小麦为赏,欲将“赤化全川”四个大字铲去。当地群众为保护红军石刻标语,组织人员连夜搭架,用糯米加炭灰泥浆将四个大字的笔画填平,才使这幅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保存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群众将填在笔画中的泥浆炭灰清理出来,使得“赤化全川”四个大字重见天日。如今,历经70多年,“赤化全川”四字一如当年,数十公里外清晰可见。
【党史小故事】
【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及落成】 1949年9月30日,经周恩来提议,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天,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以及首都各界群众代表共3000人来到天安门广场南端,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8年4月22日落成。碑高40米,基座上浮雕八副,主题为:鸦片战争、金田起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敌后抗战、渡江战役。底座正面与侧面的花环以橄榄枝为主体,装饰着牡丹、荷花和菊花,辉映基座上的浮雕。纪念碑碑身面向天安门的一面镶刻着毛泽东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身南侧镶刻着毛泽东亲自撰写、周恩来亲笔手书的纪念碑碑文,那是一段一代代中国人民应该永远铭记的文字: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党史小故事】
【最早歌颂中国共产党的诗】
最早歌颂中国共产党的诗,是现代著名诗人汪静之创作的《天亮之前》。汪静之(1902年—1997年),安徽绩溪人。他是“五四”时期全国142位著名作家之一,中国“湖畔派”诗群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清新、自然,对繁荣中国诗歌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作品有《熏的风》、《寂寞的国》、《父与子》等。
1922年春,汪静之于杭州西湖发起组织成立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团—湖畔诗社。这一年夏,他的力作《熏的风》由亚东图书馆出版,轰动全国,先后再版6次,其销量仅次于胡适的《尝试集》和郭沫若的《女神》。值得主义的是,在这本诗集中收录了他的一首题为《天亮之前》的诗,这首诗在过去一直被视为爱情诗而为人们所忽视。然而这首诗却是最早歌颂中国共产党的诗。
1985年5月4日,汪静之这么加以说明:“我那首题为《天亮之前》的小诗,写作日期是1921年12月23日,在此前几天,我从以为要好的朋友那里听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当年7月成立的消息。我感到参加共产党的这些人很有志气,因此写了这首诗。这首诗收在爱情诗集里,敌人发现不了,但朋友们也将它当成为爱情诗了。”这首诗全文如下:
自从黑夜赶走了太阳,霸占了一切,于是都伏于黑夜了—至今沉沉如死地梦着。
晨鸡开始鸣了,惊得一个醒了。他觉得孤单无侣,想去叫醒其余的;无如大家都有气没力地,还说他讨厌呢!他有了不可耐的孤寂。可是—终于独身跳起,生气勃勃地,拼命唤起了几些伙伴。
他们感着黑暗的痛苦,各个默默的想着:太阳呢?太阳呢?怎么不来亲热我们呀?旧的太阳挽救不回了,又何必挽回呢?我们只要欢迎着,欢迎新的太阳早些光降;这有莫大的希望呵!
最初的一线曙光,躲躲藏藏地窥了。众生的心沸着,鼓着雄壮的勇气,狂热的跳舞着,起劲地唱歌催太阳起身:我们的生活苦闷,我们的生活苦涩;你撒给我们和爱的光,我们的生命才得复活呵。但还有许多兄弟呢,他们的不幸就是我们的不幸呀!亲爱的父亲呀!升罢!升罢!快快快快地升罢!多多多多地给些光呵!诗中的“黑夜”指军阀;“旧的太阳”指孙中山的国民党;“新的太阳”指中国共产党。
汪静之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欣喜若狂,纵情欢呼新的太阳的升起。这首诗表明,尽管当时中国共产党人数很少,成立的历史也很短,但是多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巨大的。
【党史小故事】
【新中国国家主席制度的变迁】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只设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未设国家主席。1954年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时。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国家主席,毛泽东成为第一任国家主席。1959年刘少奇当选为第二任国家主席。1970年。毛泽东建议取消国家主席,1975年颁布的宪法中正式取消了国家主席这一建制。1978年国家政治生活步入正轨后,恢复国家主席的决定在1982年12月4日通过的新宪法中得到正式确认,从此,国家主席制度得到了真正确立。1993年以后,我国政治生活中形成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三位一体”的局面。
【党史小故事】
【大事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新中国建立前,我国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不到500人,专门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百废待兴之时,中央人民政府高瞻远瞩,于1949年11月首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紧接着相关部门也相继成立了一批科研机构。十年**,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了严重摧残和破坏。197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有6000多名代表参加的全国的科学技术大会。上下铺同志精辟地提出了科学及时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重要论述。1982年,中国确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思想。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又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自此,揭开了全面改革科技体制的序幕,中国的科技发展沿着科技与经济结合,加强自主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国家整体实力的道路稳步前进。今天,我国已经建立了独立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建设起一支规模宏大、具有较强攻关能力的科技队伍,科技实力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科技解决了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批又一批关键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业日益显现。
【党史小故事】
【大事记:香港回归】
1997年6月30日午夜,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标志着香港的主权由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移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手上,随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香港问题是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中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个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2月20日,英国派遣远征军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并与1842年8月29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特殊的内外环境,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暂时不动香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香港采取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但考虑到历史原因,暂时维持现状,在适当时机再通过谈判和平解决。
1981年年初,邓小平提出,香港问题已经摆上日程,我们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方针和态度。当年12月,中央书记处会议作出了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的决定。同时,经中央批准成立的调研小组前往香港,通过调查研究,拟定了以“一国两制”为核心的解决香港问题的十二条政策。这些政策涉及解决香港问题的方方面面,为“一国两制”构想的最终形成了重要准备。
此后,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原则,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正式开始。整个谈判历时两年,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2年9月至1983年6月,双方主要就原则问题和程序问题进行了会谈;第二阶段从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双方就实质性问题进行了会谈。
1984年9月,中英双方达成协议。同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江泽民在交接仪式上宣布: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交接仪式结束后,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当晚,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江泽民在大会上讲话:“香港回归,标志者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党史小故事】
【大事记: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举行,江泽民主席郑重宣告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澳门行政区政府宣誓就职。澳门从此回归祖国。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澳门曾经是个小渔村,她的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澳”所以称为“澳门”。自16世纪中叶起,葡萄牙人逐步占领了澳门,前后长达350多年。
收回澳门是几代中国人民的梦想和追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定下“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暂时不急于收回香港、澳门,但声明港澳都是中国的领土。在1979年2月8日,中葡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在达成的协议中指出:澳门是中国的领土,目前由葡萄牙政府管理,归还时间和细节,将在适当的时候由两国政府谈判解决。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声明》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88年1月15日,中葡双方在北京互换两国批准书,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生效,澳门从此进入过渡期,澳门回归定在1999年12月20日举行。1993年3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通过澳门也被行政区基本法。
澳门回归后,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澳门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确保澳门的稳定。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这是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取得的重大发展。“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必将为我们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党史小故事】
【首次提出三代领导集体的概念】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提法,是邓小平首次提出来的。1989年6月,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说:“在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也就是毛、刘、周、朱和任弼时同志。弼时同志去世后,又加入了陈云同志。到了党的八大,成立了由毛、刘、周、朱、陈、邓6个人的常委会,后来又加了一个林彪。这个集体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始终保持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这就是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因为有毛主席做领导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没有把共产党打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区建立了一个新的领导集体,这就是第二代的领导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实际上可以说我处于一个关键地位。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由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我们中国共产党现在要建立起第三代的领导集体。进入第三代的领导集体也必须有一个核心,这一点在座的同志都要以高度的自觉性来理解和处理。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也就是现在大家同意的江泽民同志。开宗明义,就是新的常委会从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注意树立和维护这个集体和这个集体中的核心。”
【党史小故事】
【党代会常任制的由来】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一直主张实行党代会年会制,即每年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早期的党组织如第一国际等落实了年会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28年六大以前大体上做到了一年召开一次(届)党代会。由于战争环境等原因,六大之后的17年都没有召开党的代表大会。考虑到年会制难以贯彻,1945年召开的七大通过的党章将党的代表大会改为每三年召开一次,其间可举行党代表会议。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建议实行常任代表制度,得到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一直赞同。
童话故事田鼠的小故事精选 第6篇
经过了一个冬天,动物也都出来晒太阳了,田鼠露着大肚皮躺在草地上享受着阳光浴呢。
“喂,无礼的家伙,干嘛躺在我的身上啊!”小草大叫道。只是酣睡的田鼠睡得太香太沉,完全没有听到小草的呼叫。
小草求助刚给他松土的小蚯蚓。“蚯蚓哥哥,能不能把这个可恶的田鼠叫醒啊,他都把我压得踹不过气来。”
小蚯蚓说:“小草妹妹。那个巨人太高大,我试试看能不能叫醒他。”
于是小蚯蚓在田鼠的背上来回的走动,他试图叫醒田鼠,田鼠不但没有被叫醒,反而一翻身把蚯蚓也压在了身下。还好,蚯蚓会打洞,废了老半天功夫,才逃脱出来。他对小草说:“小草妹妹,真对不起,你刚才看到了,我叫不醒他。”
小草还是很感激的对蚯蚓说:“谢谢蚯蚓哥哥冒着危险来救我。真的很感谢。”
这时候一只青蛙先生从此经过。小草说道:“青蛙先生,你能帮帮我吗?把这个可恶的田鼠叫醒。我都被他压得踹不过气来了。”
青蛙看了看熟睡着的大田鼠,惊恐的说:“小草妹妹,不是我不想帮你啊,只是我把它叫醒了,恐怕我就没有命了,你可知道,一年里我有多少兄弟姐妹被它吃掉啊。”说完,青蛙先生连蹦带跳的离开了。
小草心想:“我该怎么办呢?难道我就这样被这只可恶的田鼠压死吗?我还没有长大,还没有好好的享受着美好的时光呢?不行,我一定要坚强的生长。我要坚强的活下去。我还要听燕子先生给我讲他旅行沿途所见所闻。我还要听风儿姑娘给我唱温柔的歌曲。我还要享受太阳公公给我的金子般的阳光……”
想着想着,他身体就开始在快速生长,她终于可以将头伸到太阳底下。他深深的吸了口新鲜的空气,身体又长高了一截。
因为那只大田鼠从早上睡到晚上,到了旁晚才醒过来。小草生气的说:“可恶的田鼠,你倒是睡得舒服。你差点要了我的命,你知道吗?”
田鼠说:“真对不起,一个冬天躲在地底下,突然遇到这样温暖的阳光,太舒服了,所以睡过头了。小草妹妹。真对不起啊,我怎么样才能弥补你呢?”
“你看,我的身体都变这样弯曲了,我的姐妹都笔挺的。你现在帮我把身体掰直吧。”
田鼠刚把小草妹妹的腰掰直,一松手,小草又变成原样了。小草伤心的哭起来了。难道以后我就这样了吗?永远就这样直立不起来。想到这里,小草的眼泪就像瀑布一样的流下来。田鼠看着伤心的小草,心里内疚极了。
他对小草说:“真的很后悔不该贪睡。我一定要把你的腰变直。”
看着田鼠远去的背影,小草突然担心起来,田鼠真的能办到吗?田鼠匆忙的朝城市赶,在城里住着一位他的好朋友。这位朋友跟他不一样,见识广博。什么问题在他那里就不成问题了。
田鼠把自己的来意告诉了城里的老鼠。城里的老鼠说:“在城里,像这样的情况一般是需要手术的。用石膏绑着错位的地方。过了一段时间就变直了。但是这个手术很痛。”
田鼠谢别了朋友后很快赶回到小草旁。他对小草说:“我城里的朋友说你需要做一个手术,会很疼,你能忍的住吗?”
“当然,我什么苦都能吃。”
第二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田鼠找了两根棍子,按照好朋友说的那样,把棍子困在小草的身上。突然一声惨叫从小草嘴巴里传来。原来那笨重的两根棍子把小草的腰压断了。小草哭的更厉害了:“田鼠,这样也太痛了吧,怎么我的整个身体都贴着地呢?这个就是城里的最先进的治疗方法吗?”
“是啊,我的朋友这样告诉我的。你这样坚持个两三天就好了。你就忍忍吧!小草妹妹。”小草强忍着痛苦点点头。
第三天,田鼠过去给小草卸下绷带。移走木棍。她对着小草说:“可以起来了。”过了好一会。看着小草还贴着地,以为小草没有听见,又说了一遍:“可以起来了,小草妹妹。”
头埋在地里的小草艰难的说:“我起不来,怎么办啊?”说完惊慌失措的哭起来。
怎么会这样呢?他又飞一般的去找城里的朋友。城里的朋友把他带到一个诊所里。“看见没有,那个缠着纱布的就是胳膊歪了,所以医生都这么弄的。再看看那个出诊所的,原来是个驼背,现在完全看不出来了。”田鼠看到眼前的一切,无话可说。不知道是哪里出问题了。他仔细的想了又想,问题出现在哪里呢?找不到原因他觉得没有脸去见小草。
这天他又在冥思苦想,突然他听到农民伯伯和孙子的一段对话。孙子问:“爷爷,为什么要给黄瓜打个架子啊。”爷爷说:“打了架子黄瓜的藤蔓就会朝着棍子向上长。”
田鼠突然一下明白了。他赶紧找来一根木棍插在小草生长的地方,然后把小草跟棍子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