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旅游日记范文(精选14篇)
英语旅游日记 第1篇
Today, the weather was fine and I take a bus to Hangzhou, the students play, starting 7:00 am this morning, we have toured the West Lake, where boating. Afternoon, we went to the zoo, we saw many interesting animals, and there taking pictures, we play very much. When we go home, we very tired but very happy.
英语旅游日记 第2篇
Our school organized a three-day trip last week.The first day we went to the beach,it was a fine day,the sun was shining brightly,the wind was blowing softly,and we had a good time.The second day we went climbing.The wind was so strong that we felt tired.The third day we visited the museum.There were many people and it was very crowded.Hower we felt very happy.
It was a happy trip.
英语旅游日记 第3篇
中国国家旅游局统计表明, 2013年我国公民出境人数又创新高, 达到9819万人次, 比2012年增长了18%。据世界旅游协会预测, 到2020年, 旅游业创造的收入将达到16万亿美元。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加剧了对涉外旅游人才的需求。在我国, 很多高校都设有英语旅游专业, 然而, 目前的英语旅游人才的培养现状与旅游行业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培养定位
英语复合型人才主要有四种培养模式:复合专业型、专业方向型、双外语型、和主辅修型。本文所讨论的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属于专业方向型, 即“英语+专业方向”, 也就是“英语+旅游方向”。“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是指掌握基本英语语言知识, 具备听、说、读、写、译英语语言技能, 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 并掌握综合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 英语和旅游知识结构全面, 综合素质高, 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英语旅游人才。
三、“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培养现存主要问题
1.教材内容与英语旅游人才知识和能力需求有偏差。许多高校英语旅游专业选用的教材与就业市场对英语旅游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实际需求不是十分契合,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有些教材内容过于陈旧, 不适用于旅游产业高速发展的知识需求。有些教材是对全国范围内旅游相关知识的概括介绍, 地域文化和旅游特点不明显, 不利于学生对地方旅游资源和区域旅游知识的把握。还有一些教材偏重英语知识点的讲解, 而培养实践能力的配套练习少之又少, 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实践教学滞后。大多开设英语旅游专业的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的具体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在课堂教学中, 授课教师仍是课堂的主角和中心, 将大量课时用来传授理论知识, 实践教学比重甚少, 不利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养成。此外, 课后实践教学监管力度不够。虽然学校为学生设计了实践教学环节, 成立了许多英语旅游专业相关的社团, 如英语旅游社团等, 但没有安排社团指导教师, 或社团指导教师对社团监查不到位, 社团几乎完全由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 由于缺少指导和监督, 社团活动效果不明显。
3.授课教师行业实践经历匮乏。培养掌握英语专业知识与技能和旅游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高、职业素养好的“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需要一支专业综合素质高、有一定旅游企业从业经历的教师队伍。然而, 现在大多的高等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英语旅游专业教师普遍为英语专业毕业生, 从事英语旅游专业教学后开始积累旅游行业知识, 绝大多数教师缺乏旅游企业实践经历, 没有良好的旅游行业概念, 旅游就业市场对英语旅游人才的需求更是知之甚少, 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将教学与旅游行业前沿知识有效结合。
四、“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培养改善策略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选用适当的教材。选用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教材是培养“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的基础。笔者认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为培养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的首选教材, 教师应了解旅游市场对英语旅游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在授课时根据授课内容和地方旅游特色适当删减陈旧的教材内容, 增补符合旅游行业发展新趋势和地方旅游资源特点的授课内容, 使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如果教材中的实训练习不足, 教师可以结合授课的重点和地方旅游资源精心设计一些旅游实践练习或布置调查任务, 将抽象的专业知识与具体的区域旅游资源联系起来, 深入浅出,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2.强化实践教学。只有加强实践教学力度, 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适合旅游市场需求的“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教师应结合旅游方向课的特点和授课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如:情景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 并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旅游现象调查、旅游案例分析, 实景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加强对专业社团活动的监管力度, 为社团安排一对一的指导教师, 定期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每学期邀请优秀的旅游职业人参与社团活动, 如:为社团做旅游行业相关讲座或担任专业比赛评委, 从旅游行业角度给出指导和建议, 优化社团活动效果, 提高社团活动质量。
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 学校为教师提供去旅游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 使教师丰富自身的旅游行业知识, 了解旅游业对英语旅游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实际需求。学校在教师挂职锻炼期间, 应减少教师在学校的教学任务, 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旅游企业学习、实践, 保证旅游企业挂职的质量。另一方面, 学校相关部门引进有丰富从业经历的旅游职业人作为兼职或全职教师参与到英语旅游人才培养的实际教学中, 发挥业内人士对旅游业最新动态的把握和丰富旅游从业经验的优势, 成立集体备课组、课程研讨组、课题研究组;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职业人共同探讨“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标准和课程设置, 结合旅游市场实际需求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选用适当的教材、强化实践教学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够促进“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的培养, 使之更符合旅游就业市场的需求。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英语旅游人才培养背景, 确定“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培养定位, 指出“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培养现存主要问题, 并提出“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培养的具体改善策略。
怎样写旅游日记 第4篇
一、以游踪为线索
以“我”为中心,通过“我”的行踪变化来组织文章。因为旅游日记都有一个特殊的固定观察点——“我”,一般采取“移步换景”的记述方法来描绘景物。所谓“移步换景法”,就是行文是随着作者脚步的移动,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逐步记述下来。这样,以游踪为线索,随着作者的步步移动,景物就像放电影一样被描绘出来了。
二、注意详略得当
游览一个地方,可以写的东西很多,假如都像列清单一样把所有的东西都写下来的话,作文就会“乱花渐欲迷人眼”,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它要求在线索分明的前提下,要抓住几处有代表性的景色的特点去重点描绘。例如课本《我爱三峡》一文,作者就重点写了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并抓住瞿塘峡的雄伟壮观、巫峡的幽深秀丽和西陵峡的急流险滩的不同特点具体、详细地描写。这样就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三、做到情景交融
旅游日记虽然是用文字描绘一幅幅风景画面和生活情景的,但是我们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也就是说写景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文章当中。这样就可以使文章达到寓情于景,见景生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如果缺乏强烈的抒情性,那么所写的文章肯定没有生命力。例如课文《桂林山水》《游金华双龙洞》,作者就是把写景和抒情完美地结合起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他们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样,使自己所写的文章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四、运用修辞手法
学习应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具体、写生动,使景物不再是画在纸上的画,而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美景,使人具有身临其境的美感。并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对桂林的山水,观察得很细致,因而抓住了景色的特点,在具体地描写中,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运用了排比、比喻、对比、引用、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桂林山水独特的姿容描绘了出来,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心驰神往。
五、选用表达方式
有些同学认为,写旅游日记就是描山绘水,所以只需在描写上下功夫,其实不然。假如能在旅游日记中精妙地穿插一些议论、抒情和联想,以及与所游览之处有关的历史地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可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所以写旅游日记时,应尽量选用多种的表达方式,以提高文章的质量。
旅游的英语日记 第5篇
It was a very great city!
We went to the Great Wall first.Like its name,it was very great.We can see many mountians around.
Then we went to visit Tianan Men Square.It was also fantastic.
We lived in a small house in a Beijing Hutung, it was a traditional Beijing building called four-section compound.
I enjoyed myself a lot.
旅游的英语日记 第6篇
Dear Mary:
I am so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nd know that you going to pay a visit in China,specially in Yunnan Province.As a native,Id like to tell you that the best time for visiting Yunnan Province should be in April or May,and the best place to visit is Xishuangbanna.Because of the fine weather,you may travel by long-journey bus.And you can experience the native life and taste the local delicious food.I think it will offer you a quite different taste of traveling.Everything is so unique there,the people,the custom,the animal ,the plant and the climate there in Yuannan Province.
Hope this letter helpful to your journey in China.
英语版旅游日记 第7篇
My one day
On Saturday, My friend and I went to a farm, We took the bus there.I saw a lot of cows and milked one.It was fun,Then I fed chickens and rode a horse, In the afternoon , We talked with a farmer.The fatmer was friendly , He showed us around the farm.I saw a lot of interesting things and learned some farming abount the farmer.The weather was so clend.It was great.In the end , I picked some fruit and took some home.
英语旅游日记 第8篇
一、高职旅游英语人才的素质构成
旅游英语人才既要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又要了解相关旅游知识,能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旅游的第一线工作。主要包括三种素质:
(一)基本素质。
旅游英语人才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汉语言文化素质、计算机运用能力、调研能力和公关能力。
(二)英语交际运用能力。
英语交际运用能力主要包括:
1. 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
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语音知识包括重读、弱读、连读、失去爆破、辅音连缀等,是与外国游客沟通的前提。语法是保证语意正确表达的基础,如果学习者与外国游客交际时不注意语法的准确性,不仅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还会受到游客对服务质量的质疑。正确的语音语调、扎实的语法功底、充足的词汇量和准确多变的句型无疑是一个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必备的英语基础知识。
2. 较高的听力和口语水平。
很多人具备了较高英语基础知识,读写能力较强,可是一旦要与老外“正面交锋”,就会觉得“话”到用时方恨少,难以与外国游客进行深入流畅的交流,影响到正常接待工作的开展。针对我国大学生听说水平滞后的现状,教育部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把听说能力的培养放在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首位,提高学生听力和口语水平成了当务之急。
3. 全面的英语文化背景意识。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石。文化知识有助于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语言则因为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掌握。因此在语言学习中,文化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英语教学专家王佐良先生曾经指出:“不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入乡随俗永远是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交际的原则,一个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只有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历史、地理、宗教等,才能更好地理解欧美游客的行为、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
(三)专业素质。
旅游英语人才所具备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英语导游素质、旅游法规应用能力、旅游活动组织能力、旅游市场营销能力及旅行社管理能力。
二、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院校的特色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使学生获得文凭的同时获得一定的技能,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但现在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中没能体现出高职教学的特色。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教学形式传承学科本位。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教师由于是在学科本位下形成的知识体系,所以当其站在讲台上时,重讲授,轻实践;重语法,轻口语。重点放在语法词汇讲解,学生缺少课堂锻炼机会,忽略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及旅游专业技能的培训,这就与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特色不相符合,无法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考试导向不合理,评估方式单一。
考试导向偏重于书面和语法知识,而不重视口语和听力的教学,考试方法固守笔试答卷。目前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对理论性的内容教授十分丰富,但对实践中应用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很多旅游英语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数采用期中期末笔试答卷的方法,这些课程的实践性要远远大于其自身的理论性。所以只采用笔试考核的方法无法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师复合能力欠缺。
旅游英语的教学,既包括使用英语授课的英语专业课,又包括使用中文授课的旅游专业课,而往往这些课程都是由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分别授课。作为英语课程的授课教师,其自身的英语水平可能非常高,但对旅游专业知识却一知半解,所以授课重点放在了语法、单词等内容上,不能使学生通过英语专业课学到旅游专业知识。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旅游专业的教师身上,一些教师由于自身英语水平所限,无法将旅游专业方面的一些重要词汇及国际旅游市场的最新动态传授给学生,教学内容体现不出本学科的时代性和全球化特点。
(四)教学与专业实习脱节。
实习对于在校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来讲是增强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一些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较新经营管理理念的旅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些旅游企业也成了各大旅游专业院校争相抢夺的合作伙伴。但是这种合作更多时候只是停留在表面,双方各取所需,学校完成其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课程要求,旅游企业得到较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至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符合从业要求却很少过问。这就使得教学与实践生产脱节。
三、注重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要使旅游英语人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就必须使教学工作着眼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保证英语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1:1的比例。
建立独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旅游英语专业各个门类的社会调查、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定性的论证与划分,制定各个环节的管理细则和评估方案,改进实践内容、方法、手段及考核办法等,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
(二)实行教学模式的改革。
针对旅游英语实践性强的特点,要不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满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求职的需要。具体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个方面。
1. 课堂实践。
以听、说、读、写、译为训练目标的英语课,本质上就是实践课。教学原则是“精讲多练”、“听说领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听、说、读、写、译的实践。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收集资料,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课堂演示、旅游案例分析和导游中英文模拟讲解训练等。对于从事旅游服务的人来讲,流利的英语表达是服务的基础,也是了解服务对象的基础。如果我们用两到三年时间培养的人才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用英语表达或者表达时错误百出,就是我们教学的失败。因此旅游专业学生应当以口语表达作为核心和基础,突出语音的训练,突出相关服务用语的训练,突出实际情景训练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训练。
2. 校内实践。
组织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各种英语学习小组,以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作文比赛、“英语角”等;在校内建立“导游模拟翻译活动现场”,在教师的带领下到“模拟现场”进行较为逼真的口译训练。
3. 校外实践。
分期分批地安排学生利用暑假和周末到旅行社实习,担任兼职导游,并指定老师加强指导。组织毕业生利用毕业实习期间到一些著名景点、酒店、出入境口岸、旅行社进行导游翻译实习。平时可承接一些资料翻译任务,组织有条件的学生参与翻译实践。
(三)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旅游英语教学应该充分挖掘资源,创造条件,与各大中型旅行社、旅游景区加强联系,为学生开辟多个实训基地,邀请优秀导游员作讲座和现场示范,利用丽水召开“国际摄影节”的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同时,要争取创办自己的“教育旅行社”,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习培训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系统、综合的训练和培养,而且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改革评估手段。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比较客观的方式,但是目前的考试形式比较单一、方式比较单调,很多考试和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趋同,这样的考试对考查学生英语理解能力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是对学生的英语表达和综合语言素质的考查就显得不足。对于旅游专业这个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来说,这样的考试手段是不合适的,它既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目的,又不能对以后的考生学习提供指导,就很难达到培养目的。既然旅游专业的英语实用性很强,我们不妨就用接近实际的方法进行测试。比如加大听力、口语的力度,在口语考试中增加模拟情景的成分,教师根据实际不断设置一些障碍,考查学生的语言反应能力等。
四、结语
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使我们培养的学生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就必须使教学工作着眼于学生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在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能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11届至第15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在丽水连续召开,以及国际生态经济博览会在丽水的召开都将大大提高丽水的知名度,直接带动国内外游客的大量增加,促进丽水旅游加速发展。为此,我们应不断完善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深化教学改革,大胆探索创新,为丽水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的旅游英语人才。
摘要:丽水旅游业的大发展需要大量旅游英语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旅游英语人才将为创建旅游名城打下良好的基础。文章就高职旅游英语人才的素质构成、存在问题及教学设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丽水旅游业
参考文献
[1]史士本.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 2001.6.
[2]姜希星, 王鹏.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育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06.7.
[3]王金洛.关于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的思考[J].外语界, 2005.
[4]首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03.7.
英语旅游日记 第9篇
【关键词】英语旅游人才 实践教学 “双师型”教师
一、英语旅游人才培养背景
中国国家旅游局统计表明,2013年我国公民出境人数又创新高,达到9819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了18%。据世界旅游协会预测,到2020年,旅游业创造的收入将达到16万亿美元。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加剧了对涉外旅游人才的需求。在我国,很多高校都设有英语旅游专业,然而,目前的英语旅游人才的培养现状与旅游行业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培养定位
英语复合型人才主要有四种培养模式:复合专业型、专业方向型、双外语型、和主辅修型。本文所讨论的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属于专业方向型,即“英语+专业方向”,也就是“英语+旅游方向”。“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是指掌握基本英语语言知识,具备听、说、读、写、译英语语言技能,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并掌握综合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英语和旅游知识结构全面,综合素质高,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英语旅游人才。
三、“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培养现存主要问题
1.教材内容与英语旅游人才知识和能力需求有偏差。许多高校英语旅游专业选用的教材与就业市场对英语旅游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实际需求不是十分契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有些教材内容过于陈旧,不适用于旅游产业高速发展的知识需求。有些教材是对全国范围内旅游相關知识的概括介绍,地域文化和旅游特点不明显,不利于学生对地方旅游资源和区域旅游知识的把握。还有一些教材偏重英语知识点的讲解,而培养实践能力的配套练习少之又少,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实践教学滞后。大多开设英语旅游专业的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的具体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在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仍是课堂的主角和中心,将大量课时用来传授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比重甚少,不利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养成。此外,课后实践教学监管力度不够。虽然学校为学生设计了实践教学环节,成立了许多英语旅游专业相关的社团,如英语旅游社团等,但没有安排社团指导教师,或社团指导教师对社团监查不到位,社团几乎完全由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由于缺少指导和监督,社团活动效果不明显。
3.授课教师行业实践经历匮乏。培养掌握英语专业知识与技能和旅游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高、职业素养好的“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需要一支专业综合素质高、有一定旅游企业从业经历的教师队伍。然而,现在大多的高等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英语旅游专业教师普遍为英语专业毕业生,从事英语旅游专业教学后开始积累旅游行业知识,绝大多数教师缺乏旅游企业实践经历,没有良好的旅游行业概念,旅游就业市场对英语旅游人才的需求更是知之甚少,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将教学与旅游行业前沿知识有效结合。
四、“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培养改善策略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用适当的教材。选用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教材是培养“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的基础。笔者认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为培养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的首选教材,教师应了解旅游市场对英语旅游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在授课时根据授课内容和地方旅游特色适当删减陈旧的教材内容,增补符合旅游行业发展新趋势和地方旅游资源特点的授课内容,使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如果教材中的实训练习不足,教师可以结合授课的重点和地方旅游资源精心设计一些旅游实践练习或布置调查任务,将抽象的专业知识与具体的区域旅游资源联系起来,深入浅出,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2.强化实践教学。只有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适合旅游市场需求的“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应结合旅游方向课的特点和授课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并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旅游现象调查、旅游案例分析,实景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加强对专业社团活动的监管力度,为社团安排一对一的指导教师,定期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每学期邀请优秀的旅游职业人参与社团活动,如:为社团做旅游行业相关讲座或担任专业比赛评委,从旅游行业角度给出指导和建议,优化社团活动效果,提高社团活动质量。
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方面,学校为教师提供去旅游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使教师丰富自身的旅游行业知识,了解旅游业对英语旅游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实际需求。学校在教师挂职锻炼期间,应减少教师在学校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旅游企业学习、实践,保证旅游企业挂职的质量。另一方面,学校相关部门引进有丰富从业经历的旅游职业人作为兼职或全职教师参与到英语旅游人才培养的实际教学中,发挥业内人士对旅游业最新动态的把握和丰富旅游从业经验的优势,成立集体备课组、课程研讨组、课题研究组;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职业人共同探讨“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标准和课程设置,结合旅游市场实际需求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选用适当的教材、强化实践教学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够促进“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的培养,使之更符合旅游就业市场的需求。
初二英语作文旅游日记 第10篇
I like traveling. Now, I want to say something about one of my journeys.
This April, when I was a volunteer teacher in Gansu, I had a second trip to Dunhuang, which was a major outpost along the Silk Road.
Dunhuang is famous for its mural art. Mogao Grottoes is the most well-known. Besides, the Singing Sands Mountain and the Crescent Moon Lake, Jade Gate Pass, Yang Guan Pass and Yardang Landform are also very, very famous.
暑假旅游英语日记 第11篇
今年暑假我和姐姐跟着妈妈去美国旅游,我们去了三个城市和一个岛,分别是旧金山,洛杉矶,拉斯维加斯,和夏威夷。
This summer vacation, my sister and I went to America with my mother. We went to three cities and an island, San Francisco, Los Angeles, Las Vegas, and Hawaii.
我最喜欢夏威夷,虽然只有两天,但我去了好几次海滩,就是著名的威基基海滩,听导游说那里的沙子是从澳大利亚运去的,那里的海水很清,沙子很干净,我在海边踏浪的`时候看到了小鱼苗,我还在沙滩上垒沙堡,用模具把沙子做成苹果、螃蟹、葫芦、小鱼的形状,我还想去那样的海边玩。
旅游日记英语作文高中 第12篇
At this time, to a person with only two eyes, said to me: “You do not know, once, we have only two eyes, once found a spring .When we drank the spring of spring, all become Three of the eyes, but the people here have become much better than before. ”“ Oh, ”why are you two eyes? “” I am not willing to drink spring eyes of water, so there are only two eyes. “Later, there should be people, holding a bag of gold, asked me:” This is yours? “No. ”“ But you never thought of the money in this bag with their own use? ”“ You said the words of the girl is not right, life can not have the heart of greed ah! ”Oh,“ I spit out my tongue, embarrassed, and I came to a bakery and bought bread.I picked up a pink bread and asked, ”How much does the boss have for this bread?“ ”The boss replied:“ To a dollar. ”I am surprised to say:“ how so cheap? We are not so cheap! ”“ The actual field price to sell. ”“ Then I will have this! ”“ Well, need to be loaded up? ”“Ok! ”
One day, three eyes of the country in the eyes of the water was gone. At this time, all the three heads of people in the spring next to the land worship heaven. Later, two heroes jumped into the spring. At this time the two heroes found a huge monster in the eyes of the spring. It is drinking all the water in the spring eyes. At this time, on the ground is already a mess. Three people in the country have become two eyes. At this time people are crazy to kill and kill, not at all. At this time some of the three countries to take my partner to spend days, but fortunately I was saved back. Three eyes of the people chase my home. Spring also took place a strange thing. At this time the spring eyes emitting a lot of water. Both heroes and monsters were washed out of the spring. Then a hero was eaten by a monster. At this time the heroes of the monster on the ground hero said: “fight monsters on the neck of the red dot, the monster will die.” The hero on the ground immediately hit the red with the fist point. Monster really dead, another hero came out. Three people of the country drank water and changed for the better.
英语旅游日记 第13篇
因嘉荫河在其境内所以命名为嘉荫县, 位于黑龙江省北部, 属伊春市辖县, 黑龙江位于其东北部, 是中俄界河。拥有土地面积6740平方公里, 有7万多人口, 下设3镇6乡 (朝阳、乌云、乌拉嘎3镇及常胜等6乡) 。在朝阳镇设县政府。该县位于小兴安岭的东北部, 东北低、西南高, 漫岗、平原相间。境内有50多条河流, 除黑龙江外, 还有嘉荫河、乌拉嘎河、平阳河等, 均属黑龙江水系, 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农业开发较晚, 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大豆, 兼种玉米、谷子、水稻等作物。渔业发达, 产鲟鱼、大马哈鱼、鲤鱼等。森林属温带针阔混交林, 面积广阔。
2 自然资源丰富
嘉荫地大物博, 生态环境优越, 自然资源丰富。首先, 农业、畜牧业发达。全县耕地面积131万余亩, 适宜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126万余亩, 盛产大豆、小麦, 是黑龙江主要麦豆产区之一。草原面积36.5万余亩, 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巨大潜力。其次, 水资源充沛, 渔业发达。境内有大小河流56条, 泡塘湖泊星罗棋布, 其中可养殖水面1.8万余亩。再次, 林业资源富饶。林业施业区面积550万余亩, 有林地面积366万余亩, 森林覆盖达62%。以上三个优势, 使得嘉荫物产丰富, 独具特色。境内有红松、黄菠萝、落叶松、胡桃楸等多种珍贵树种;黄芪、人参、五味子等中草药160余种;都柿、山梨、山葡萄等山野果;薇菜、蕨菜、刺嫩芽等山野菜近百种;猴头、木耳、蘑茹等著名山特产;还有黑熊、野猪、马鹿等野生动物十余种。黑龙江盛产“三花五罗”、有鲤、鲟、鲫、鲑等22个鱼类, 98种冷水鱼。最后, 嘉荫的矿藏储量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0余种, 其中黄金、褐煤、麦饭石、膨润土等储量丰富, 开发潜力巨大。
3 科学瑰宝———恐龙之乡
2001年12月建立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黑龙江的右岸, 占地面积38.4平方公里。其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珠联璧合, 散发着持久而神奇的光芒, 令人心驰神往。1902年, 地质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大批量恐龙骸骨化石, 并组装成一具高4.5米, 长8米的完整恐龙化石骨架, 黑龙江满洲龙一名由此诞生。后将其陈列在圣彼得堡的原苏联地质博物馆内。这是我国首次出土的恐龙, 被称为“神州第一龙”。
1949年建国后, 地质工作者在此地又发现大量的化石。鱼、鸟、龟、蜥、鳄化石以及丰富的被子植物化石, 达上百个属种。经过研究发现, 这里出土的恐龙为新属种平头鸭嘴龙亚科。它是地球上最后一批生存的恐龙之一, 仅在黑龙江流域发现, 是晚白垩纪大型鸭嘴龙的典型代表。
2002年, 地质工作者又发现了新的恐龙化石群, 距离原恐龙埋藏地点一百公里以外的乌拉嘎地区。这次不仅挖掘出了鸭嘴龙、虚骨龙、霸王龙、甲龙的骨骼化石, 还发现了甲龙皮肤、恐龙脚印等化石。中国在内共七个国家的三十余位古生物学家及地质学家在嘉荫县召开了国际学术研讨会, 并进行野外实地科学考察, 黑龙江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 恐龙之乡———嘉荫的名字从此家喻户晓。
投资破亿的神州恐龙博物馆位于国家地质公园内, 是一座大型综合博物馆, 它将自然科学与人文景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4650平方米。是我国第五家恐龙博物馆。
4 山水画卷———独具一格
黑龙江是中国一条非常著名的河流, 在亚洲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黑龙江在嘉荫境内北起葛贡河口, 南至嘉荫河口, 全长达249.5公里, 也被叫做中俄界河。界河两岸以平原为主, 两岸风光迥异, 嘉荫境内是发达的种植业, 而位于俄罗斯的那侧则以灌木丛为主。界河水面宽广, 最宽处可达1000米, 在航线内侧, 分布着28个大小岛屿, 星罗棋布, 别具景致。因此旅游景观大多数都位于黑龙江沿线, 将自然风光和城镇、村庄、哨卡等人文景观构成了一道如诗如画的风景线。
沿江而下, 先到达的就是在嘉荫至名山之间有“龙江小三峡”之称的太平峡谷。滚滚江水在这里将内外兴安岭一分为二, 从而形成了三段峡谷, 即金龙峡、龙门峡、金满峡。在金龙峡中, 江水又将其分为三段小峡谷, 即龙凤峡、龙头峡、龙腾峡, 从而被人称之为“大峡套小峡, 峡中又有峡”。另外, 此处江面变窄, 江流奔流湍急, 波光峰影涟涟, 两山之间一线天, 峰宵直插云汉天。沿江两岸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十分完好, 既无生产性破坏, 也无人家居住, 其水清澈见底, 植被郁郁葱葱, 交织成了一幅壮阔无比的山水画卷。
紧接着便是从新发岛下行七公里处的嘉荫口岸, 江对面13公里处便是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的巴斯科沃口岸。嘉荫口岸水运条件非常便利, 沿江乘船上行至黑河、漠河, 下行达同江、抚远, 既可进入松花江、乌苏里江, 也可进入俄罗斯境内, 可从出海口入鞑靼海峡, 直达日本海。口岸码头吞吐量很大, 在正常水位时可停靠边站3000吨级驳船, 在枯水期时也可停靠千吨级驳船, 非常适合国际旅游和国际交往。而且口岸距国铁汤旺河火车站仅105公里, 是沿江口岸距国铁最近的口岸之一。
5 自然风景奇特
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距嘉荫县67公里, 是因地壳变迁的褶皱断裂而形成的构造深谷, 海拔400多米, 河谷总长为15公里, 沟深100多米。不得不感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得以塑造了丰富多样的地貌地形, 如石老妪、骆驼峰、观音峰等;茅兰河发源于小兴安岭, 深受地形影响, 发育数量较多的瀑布和深潭, 如茅兰瀑布、袖珍瀑布等。公园集山奇、水秀、林茂、潭幽、景美于一体, 分布着大片的原始森林和天然次生林, 和奇花异草。
6 旅游名城定位
嘉荫, 既承龙江之泽润, 又得兴安岭之荫庇, 受天赐地予之物产, 享诗情画意之风光, 不仅是北方新兴的生态型旅游城市, 也是镶嵌在边陲重地的一颗璀璨明珠。物华天宝人好客, 龙乡藏胜不思归。朋友们, 到嘉荫来吧, 您可以游一江碧水, 观两国风光;您可以品酱炖江鱼, 尝森林特产;您可以赏青山秀水, 望银装素裹;您可以感神秘色彩, 受民族风情;如果您愿意, 我们将会圆您一个畅游异国, 翱翔自然的梦。
开放的嘉荫有6500万年前的恐龙做为“友好使者”, 期待着国内外朋友们的到来, 领略北国风光, 体会嘉荫韵味, 唱响人类与自然和睦生存、绿色繁荣的欣欣之歌。
如果想把嘉荫打造成旅游名城, 让嘉荫扬名天下, 我们不但要有中文资料还要有英文资料, 因为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有许多国家讲英语, 还有部分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 因此我们需要对嘉荫的旅游景点给出正确的翻译, 而旅游景点的翻译又是我们翻译中比较难的一项内容。旅游景点的翻译主要包括意译、直译、意译加音译、直译加音译、意译加直译等几种。然而, 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译法就需要我们了解旅游英语文化。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使不同文化背景到人的交流变成一种需要。作为边境旅游名城, 如果不能与国际接轨, 那么也就不能称之为名城。综上所述, 我们必须在嘉荫大力推介旅游英语文化。
摘要:嘉荫县是黑龙江省的一个森林生态旅游区, 位于黑龙江省的北部, 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境内森林面积广阔, 旅游资源丰富。伴随着全世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不单国内游客到来的越来越多, 而且境外的游客也频频来到嘉荫旅游, 但其中语言和文化的交流遇到了极大的阻碍, 影响了嘉荫的旅游名城形象。因此, 推介旅游英语文化在定位边境旅游名城时就显的极为重要, 是其中首先要面对的, 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边境旅游,名城,定位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OL].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289836.htm.
[2]博雅旅游网[OL].网址:http://www.bytravel.cn/view/index3012.html.
英语旅游日记 第14篇
【关键词】高职 涉外旅游专业 旅游英语 教学探讨
如今,许多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对涉外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要,设立了涉外旅游专业,并开设了旅游英语课程。如何搞好旅游英语教学、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适应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的高职涉外旅游专业人才,是摆在每—位讲授旅游英语课程的高职院校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为指导,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列举了在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搞好旅游英语教学的多项建设性举措。
一、正确理解高职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旅游英语教学
要搞好旅游英语教学,首先必须对高职涉外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旅游英语教学有正确的理解和体会,必须正确理解高职涉外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正确理解旅游英语教学与高职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
1.高职涉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国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我国国际旅行社、涉外饭店等旅游企业管理、服务基层岗位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涉外性职业技术型专门人才。
2.旅游英语教学与培养高职涉外旅游专业人才的关系
旅游英语作为涉外旅游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大学英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读、写及翻译的能力,其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必要的旅游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运用旅游英语知识与技巧进行交际与讲解,达到从事一般旅游服务与管理所需的英语水平。
旅游英语教学可以在学生用母语学习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蓬勃发展的中国旅游业、了解中国的著名旅游风景点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事物和文化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教学上以导游英语为主,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组织材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讲台上用英语进行组织讲演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交际能力。
高职涉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总原则和总方向,也是开展旅游英语教学的基本依据。明确了高职涉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指导旅游英语的教学。
二、在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搞好旅游英语教学的举措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该为涉外旅游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多方位的、开放的体验式教学和实践空间,让他们有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平台。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举措:
1.合理安排旅游英语教学内容
英语导游主要涉及准备、接站、车机票办理、酒店服务、途中介绍、景点服务、购物服务、游客沟通、突发事件处理以及送别、总结等一系列环节。因此,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按照上述线索进行安排。
2.合理组织旅游英语教学环节
在组织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予以指引,选择合适的方法与手段让其尽快进入良好的英语学习状态。
(1)用“全身反应法”和“自然法”开始教学指引
教师可以采用教学法里的“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和“自然法”(the Natural Approach),在每次上课的前5~10分钟播放几段最近的热播英语新闻或一首英文歌曲、一则英语笑话、故事、电影等,让学生们有—个热身的过程和—个轻松的语言环境,在音乐或者有声语言的指引下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2)用体验式教学法,借助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引导教学
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教师需要选择适当的形式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体验,可以借助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体验的情境。
旅游英语中导游与游客之间进行沟通以及处理投诉问题这两个环节就比较适合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讲授。例如,某一酒店或旅行社接到客人的投诉电话或投诉信,在介绍了事情的原委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当场做出应对或组成小组讨论解决投诉的方式、方法,然后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价,再由教师进行最终点评。这样,他们就会对处理投诉问题应该运用什么样的语句、语气和技巧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角色扮演作为旅游英语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学生可以通过扮演设定情境中的不同角色去解决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把所发生的事情表演出来。旅游英语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形式,让学生了解具体岗位的工作要求及专业英语知识。接站、酒店服务、途中介绍、景点服务、购物服务、送别等环节,可以在一个统一的大背景下分别设定出具体的情境,然后由学生扮演相关的角色。
(3)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能营造近乎真实的语言环境,提供形式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多媒体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自助多媒体学习与课程多媒体教学。自助多媒体学习指的是旅游英语学习者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利用多媒体英语材料或课件来帮助自己学习;课程多媒体教学则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展示或播放多媒体英语语言材料、软件或英语课件来帮助实现课堂教学活动。
3.合理安排教学场所
教室是很多绝大部分高职院校进行旅游英语教学的首要场所。如果受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带领学生走进真实场景,教师在教室里授课时,为了加强学生的体验效果,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室里计算机技术来创造出逼真的氛围。教师通过教学软件、光盘或多媒体课件,利用其中的图片、声音、动画等元素烘托气氛,也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高职院校的模拟导游厅、模拟涉外酒店(模拟客房、前台、餐厅、酒吧、茶艺吧等),为学生设定了拟真的情境,在这些地方,学生能够看到真实的物品,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比如,在讲授“途中介绍”(on the way to the scenic spot)这一环节时,教师就可以将课堂搬移到旅游大巴上。之前教师先向学生讲明在这一环节导游需向旅游者介绍的内容(一天的行程安排、景点概况、停留时间、集合地点和时间、注意事项等)。导游要根据沿途的风景、行车时间等进行合理安排,控制好讲解的时间和内容。学生做好相关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后,就可以走上旅游大巴进行“实战演习”。
参观学校附近的涉外酒店、旅行社、景点、景区能让学生观察到真正的工作人员是如何工作的。而为期一年的毕业实习,让学生可以走上真正的工作岗位,作为工作人员,他们可以感受更多、体会更深、学的更多、锻炼的也越多。
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学校的广场、绿地,也可以是学校附近的公园、街道、旅游景点等,组织学生选取课程相关内容自编自演。在自编自演的同时利用数码相机、手机等进行录制,这样学生们可以在自己设置的情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到职业的感觉。
4.组织好实验、实训和实习
高职院校应组织好实验、实训和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已学知识并提高语言交际水平、不断完善就业综合素质与技能。
要想学好并用好一门语言,就必须发挥好教学(第一课堂),活动(第二课堂),社会(第三课堂)的作用,使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应变能力,那么如何把课堂上学到的英语运用到实践中去呢?笔者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好一切实验、实训和实习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语言交际水平。高职院校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们到附近的旅游景点去观光实习。
5.灵活考核方式
旅游英语的教学在传统的期末笔试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考核,笔试与能力测评的的比例分别是:50%、50%。在评分人的设定上,既包括了传统的教师评分,也包括了学生自我测评及小组打分,其比例分别是:40%、30%、30%。而考核的地点也就包括了:教室、多媒体语音室、实验、实训和实习场所等。
6.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造就工学结合的指导教师
高职学院应鼓励教师到旅游企业或景区、景点等实践锻炼,并且要求他们考取相关的专业证书,以建设“双师型”的骨干教师队伍。
还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实习单位实行互聘合作。聘请行业专家、能工巧匠和行业优秀毕业生做学校的兼职教师,同时派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以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组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根据需要,直接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践性教学等人才培养工作,高职院校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依托企业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共同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其旅游英语的教学强调对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的旅游英语教学及人才培养应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对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考核及师资保障等各方个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修改,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涉外旅游专业人才。
在组织旅游英语的教学环节过程中,高职院校也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并采用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多方位的、开放式的体验式教学和实践空间,指导涉外旅游专业的学生的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中学习旅游英语,找到学习旅游英语的乐趣,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以上目标的实现还有待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建冰,郑燕萍.涉外旅游专业人才教育思路探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4):53-55.
[2]李淼.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英语课程体验式教学法初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72-74.
[3]王翔.浅谈旅游英语教学与培养人才的关系[J].科技咨询导报,2007,(10):65.159.